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4年3月1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4年3月1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熱衷新經濟 不如衝出去!
2014年03月11日


今年不足3個月,新興市場資金外流規模近350億美元。(資料圖片)




升市難、跌市亦困難。與其再糾纏於指數高企、恒指能穩守22,800點後,就23,000,繼而23,500,倒不如提早接受事實一個:就是年內用大指數衡量的市況,或繼續都是高不成、低不就也。樂觀而言,內地經濟不會顯著走樣,以歐美為首的經濟大國無論在數據上及政策上,均傾向有利市況,君不見美國上周五就業數據公布後,風險注碼似有升溫,美元兌日圓顯著走強,利差交易更疑似有升溫之勢。

經歷去年11月底大指數股偶有升勢後,幾個月內幾乎可肯定,大市成交不增,每日平均續徘徊於600億元,大價股升而推動指數向上困難重重,除非資金換碼,由日日夜夜閒話家常的新經濟概念股,轉移重投傳統指數股吧,會嗎?沒有新資金,指數難升,惟從幾項統計卻反映,資金不但沒有流入,反而走資持續;以區內為首的新興市場股票資金為例,已連續19周淨流出,以時間計是歷來最長;以總金額計,今年不足3個月,外流規模近350億美元,原來已超過去年外流總數,差十多億美元就可平了08年時最高水平。

市場寧賭歐美,不愛區內,宏觀而言,投資者賭復甦,倒不如歐豬、買盈利增長、併購概念,當然是矽穀股吧。資金流向很難理解,區內近期風平浪靜,貨幣走勢而言,更可以結論是有資金追捧,為甚麼股票資金繼續走?一、過去幾年實在太多資金湧入,故現在所謂走資並非因恐慌而觸發的減磅走資,而是資金流正常化的表現;二、對投資者來說,現時區內買債比買股好,理由在於前者只要沒有明顯違約風險,息率吸引自然有資金投放,賭的是不執笠;反之要股票,賭的是盈利增幅要較預期為好。

區內充斥的大部分是資源、房產及代工生產商股份,怎也鬥不過科網、大數據、雲端、甚至生物醫療高科技,更沒有歐洲老品牌效應。追求增長,進入新經濟時代,本應是自然不過的正常投資決策。

但目前問題在於,近期常見有兩個問題:一、概念、影子股太多,部分亦正亦邪,適逢內地炒盤足跡處處,已開始出現內地創業板化現象;由盲目升勢,製造或逼使的非你情我願接受,唔買就笨!二、凡是指數股,都被妖魔化,被歸類為舊經濟,既無前途,毫無盈利前景可言。

若幹年後回想,目前熱炒的所謂支付到底有幾多是真支付,到底有幾多是掛支付頭,賣空泛概念?若幹年後,到底現有幾多隻藍籌式微、盈利大幅減弱,變成毫無派息能力呢?社會要進步,投資者亦要,與其拘泥於一時概念,動輒買隻毫無往績、數以百倍市盈率、甚至虧損持續、只愛轉型不愛實業的股份,熱衷新經濟的話,倒不如真真正正走出香港吧!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