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談 - 彭偉新 2015年9月22日
【股市新談】「滬倫通」對港地位的威脅有限(彭偉新)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臣奧斯本在北京共同主持第7次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會議中,拋出了上海交易所與倫敦交易所的股份進行互聯互通的建議,即英國版本的「滬港通」。而目的在推動兩地市場的股份可供對方投資者買賣,而更深層次的目的,便是標誌
著中國資本市場可以雙向地進行開放。當然,英國拋出該個建議的目的是吸引中國投資者可買賣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可以說是引入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向倫敦市場,有助倫敦穩定著歐洲金融市場第一的地位。至於中國方面,相信推出「滬倫通」後,英國會運用其「特權」支持中國在IMF在下一輪SDR審查中,讓人民幣成為SDR的其中一要員。
當該建議推出,內地的傳媒與本港傳媒均對該建議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正好是反映出大部份的投資者對於「互聯互通」所帶來的憂慮。其中,內地的論點是自從去年11月推出了「滬港通」之後,A股經過了短暫的牛市後,上證指數在升抵5,176點後便形成了7月及8月的股災,而股災的原因便直接指向外部勢力利用「互聯互通」去推冚內地A股市場,因此,再推出「滬倫通」的話,或會令到現時已非常波動的A股市場更加波動。至於香港這邊的傳媒所提到的問題,則相對較為集中在一旦推出「滬倫通」後,香港的未來地位會變得岌岌可危。
對於兩地傳媒對「滬倫通」所提出的問題,筆者相信他們的擔心似乎是杞人憂天了。首先,即使雙方在會面後便隨即進行可行性的研究報告,以內地的處事作風,由推出可行性報告,再到諮詢、立法,再等時機推出分分鐘已是好幾年後的事,到時整個話題可能已變成為另一事項了。而且,就牌面來看,中、英雙方在這次的「互聯互通」下,大家想要取得的東西並不相同,英方想要的是中方的資金,而中方則想人民幣可以獲得SDR的地位,因此,在兩方的目的不一樣下,最終得出來的結果很難符合隻方的共同利益,所以,筆者相信要成功搞好「滬倫通」並不容易。尤其是「滬港通」已經推出接近1年,在計劃推出的初期,南、北的資金流向較為頻繁,仍然能反映出外資投資者對內地A股的興趣,以及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不過,計劃至今,資金流向的頻繁度已明顯減弱,令到每日的限額大多數會用剩90%之多,因此,即使再推出「滬倫通」,也不容易扭轉在市況轉為低迷下,投資者對低風險投資產品的偏好。因此,除非全球性的大牛市在未來一至兩內地重臨,否則,筆者看不到有任何的原因會令到「滬倫通」成功推出。
因此,中方由於極需要在人民幣加入IMF的SDR上,獲得英方的支持,尤其是現時仍然有較多的反對聲音下,為人民幣能成為SDR成員,贏取英國的支持才可以有較大的勝算。特別是在中方的計算中,即使開出了「滬倫通」,由於所給予的額度仍然是可以受到控制,加上資金流入A股市場部份可以作為抵銷,所以,實際流出的資金只有很少的數目,因此,中方也樂意利用「滬倫通」換取英國在SDR一事上的支持。但相信中方也不會貿然在自已地方以外的市場建造一個大量資金外流的溝通,因此,到最後相信也不會對香港所擁有的「滬港通」地位有大的負面影響。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
股市新談 - 彭偉新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