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5年9月22日
軍備整頓 經濟活動? 2015-09-2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硬銷新安保法案成功過關,政府今後將名正言順整頓軍備。10月起新成立隸屬防衛省的採購、科技與後勤局將正式投入運作,屆時日本本土的軍工企業,將面對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行業改革。此番整頓的目的,對內是希望為庫房節省開支,對外則要提升
日本軍備在國際武器市場的競爭力。
其實,去年日本政府早已暗渡陳倉,容許日本製的武器輸出國外,縱使每宗軍備出口的交易均需要政府獨立審理,確保非屬於政治敏感或高科技輸出,但動機明顯是希望可以幫補日本出口,賺取可觀外匯收入。
只可惜,由於幾十年來受和平憲法所限,日本自衛隊基本上是日本軍工企業的唯一買家;而日本政府每年的軍費預算,就其經濟國力而言,亦屬偏低,加上軍方與軍工企業關係千絲萬縷,致使日本製的軍備成本普遍偏高之餘,在國際軍備市場方面掌握的資訊亦相當有限。除非當局設法令日本製軍備售價下調,否則日本愈是缺乏外銷經驗,就愈難累積更多軍事用家的寶貴資訊;萬一軍備改良進度落後於人,最終只能淪為既不能打、又不能賣的一堆爛鐵。
換句話說,安倍實際上借新安保法案推行了一次大規模行業改革。就經濟層面而言,提升軍備行業的競爭力,固然為整體日本經濟發展帶來一定貢獻;更重要的是,由於日本政府財政益見吃緊,必須精打細算地維持國防力量。
以主戰坦克為例,目前日本政府購買一部跟美國同級別的主戰坦克,成本大概貴三成左右。因此,新成立的採購、技術與後勤局,將全權監察一切軍備軍需的採購與生產程序,嚴控成本,較過去一直只靠自衛隊單方面提交採購清單、然後政府照單撥款的做法,有明顯差別。
過去因和平憲法所限,日本軍工企業一直只能站在政府代表背後爭取海外訂單,因而缺乏獨立海外投標經驗。安倍的願景是:當日本製的軍備變得質優價廉之後,自然不愁沒有外國訂單。然而,日本軍工企業的反應異常冷淡,因為行業整頓意味產品的邊際利潤將會不斷被壓縮。
假如撇除政治議題不談,日本新安保法案原來在《安倍經濟學》之中同樣是一部生意經。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