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1月4日
退市以外
美儲局退市之說紛紛擾擾,投資者跟著又退又唔退的亂語來亂舞,但有一種「退市」,已悄然出台,而且是環球性地悄然出台,90天後有分曉。
環球網據《金融時報》10月24日報道,美聯儲於當地時間24日公布了一項主要針對美國國內大型銀行的流動性管控新方案,幫助銀行應對信貸緊縮。其包含的新規定比巴塞爾協議III更為嚴苛。
美聯儲理事Daniel Tarullo將此次公布的管控方案稱為巴塞爾協議的「超級進階版」,在定義「高質量」資產時,新方案縮小了定義範圍,債券與私人抵押資產不包含在內。
報道稱,美聯儲預計,美國的銀行想要達到新方案標準,仍存在約2,000億美元的高質量流動資產的缺口,聯邦儲備委員會會議備忘錄顯示,新方案要求銀行持有的高流動性資產要能夠滿足自身30天的現金需求。
此外,新方案還要求到2015年3月1日為止,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LCR)需達到80%,意味著到2017年實現100%覆蓋率之前,該數據每年必須增長10%,其2017年的時限比巴塞爾協議III截止期還早兩年。
新提案公布後,會有90天的評論期徵求意見。新的流動性管控標準也必須得到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美國通貨監理局(OCC)的提議。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此次流動性管控新方案的提議,首次將美國國內大型銀行置於量化流動性規定下,新方案將有助於提高金融系統的恢復力安全性。」
美行擬2017年實現100%覆蓋率
如果對上述文字所涉及的技術性不太了解的話,就只用回顧一下1989年巴塞爾協議I推出後,日本的銀行就開始叫苦連天,由名列全球十大,跌到四腳朝天,原因是巴塞爾協議是要求將銀行的資金安全性提高,不可以做過多的高風險投資,此即是不可以借太盡,為甚麼這個對金融系統安全性好的安排會使日本銀行,以致日本經濟二十年不振?
銀行資本資金需符合安全性
80年代,日本銀行界向房地產業貸出巨資,使到日本房地價大升,房地價大升又可以將房地拿來做抵押或加按,借到更多的錢去投資,由於當時日本的利息相對低,得到這些由房地產泡沫吹出來的資金就去環球收購,當時日本就有豪語,買下夏威夷,就在此時,歐美通過國際清算銀行(一家以安排國際間銀行作交結的機構)去提出巴塞爾資本充足比率,要求銀行的資本、資金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性。例如這一元是作定期的話,安全性可達百分百,但如這一元是放在樓房的話,由於樓房價有升跌,如樓價跌,這一元可能只能折現回五角,即安全性只有50%,由於日本銀行的絕大部分資金、資本都與地產掛?,這些本一打個折扣,就立時縮水,亦即日本的銀行不能做這麼多的借貸,要立時Call Loan,結果就是日本銀行資產下跌如滾雪球,原本估值100億的物業,縮到只值50億時,一就是業主還款,一就是銀行承擔呆壞帳。
結果就是日本的銀行由1989年承擔著有關的呆壞帳至今,這麼多年來不要講還本,連利息也可能收不了。銀行為百業之母,當阿媽都唔掂要大出血,百業只有因水緊而結業,或難擴業,整體社會經濟亦受損。
當時歐美的銀行亦一樣受到巴塞爾協議管的,但由於他們少做地產借貸,故受傷不多。聰明的歐美金融界便走向金融投資,搞金融創意,說到底,都是做高風險生意。歐美的監管機構亦看到危機,故推出巴塞爾II、巴塞爾III來堵漏洞,只不過美國經常賴貓,一直拖延不行巴塞爾III,拖到於2008年始行,但因爆出了雷曼倒閉事,又不能推行了。如果美國早點執行,可能雷曼的過高風險炒作便會被遏抑,不會失火,或許美國的監管機構知死了,不能不出手要這些華爾街大鱷收斂下,以免再有下一波的金融海嘯,才有了10月24日的公布。
華爾街是不會輕易就範的,因為這會斷其財路。
據美國《財富》雜誌10月17日報道,高盛集團三季度盈利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37億元),與二季度相比雖下降了23%,但《財富》指出,或許高盛本不該獲取如此高的收入,因為高盛獲取這些收入的途徑與沃爾克法則相悖。
2010年,沃爾克法則被寫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旨在禁止銀行用客戶的錢開展炒賣投資。不過,該規則迄今仍未完成,預計將於明年中期生效。其他銀行都相繼取消了一些禁止開展的業務,大多數銀行停止了投資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等自營交易,而在這方面高盛的動作一直拖拉緩慢。
沃爾克法則將令熱錢減少
沃爾克法則如真於明年生效,其影響跟巴塞爾協議III是相若,此即銀行坐盤,炒賣的資金將會少了,市場少了筆「熱錢」流竄,這將會對環球投資/投機市場起了個抽水作用。「錢」(「熱錢」)會消失了,這好不好?又好,又不好。好,是市場會安全多;不好,是海不揚波,啤酒冇泡沫,對炒友言,一定不是味兒。
有位教授叫Steve H. Hanke,他也有類似講法,Steve是我在每年歐元之父蒙代爾舉行的經濟研討會上認識的,他是Johns Hopkins大學的應用經濟學教授,他指出被提名的接任美聯儲局主席耶倫(Yellen)在國家貨幣(State Money)上是鴿派,但在銀行貨幣(Bank Money)上就是鷹派,這即是甚麼?
政府發行貨幣,也發行國債;這是State Money,一般叫基礎貨幣,但閣下拿層樓去銀行做按揭,層樓三十年前買入時,價50萬,今時做按揭做到500萬,你買入時的50萬是State Money,銀行寫張500萬的支票與你,則是Bank Money,銀行是按價發「錢」(支票),閣下將此500萬支票存到另家銀行,銀行有了這筆500萬存款,可以貸出400萬與B君,B君拿了這400萬,肯定不會隨身袋,可能又存入乙銀行,乙銀行得了這400萬,又可能貸出300萬與C君,C君又將此300萬存入丙銀行,丙銀行又……如此這般輪流存、貸、存、貸,一筆50萬元的本可以化出幾百萬以至上千萬的備用錢,這些錢不是由政府印出來的,而是透過銀行系統「製造」出來的。
耶倫對銀行貨幣屬鷹派
現實生活上,銀行「製造」出來的銀紙,較政府印的銀紙多很多,Steve Hanke據美聯儲數據,計出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國家貨幣只佔美國銀紙量的5%,就算儲局拼命買債,也只使到國家貨幣在2013年8月的佔比提至20%,但如儲局要求實行巴塞爾III和沃爾克法則,則今時另外80%銀行貨幣如一旦不准多借,則銀行所能製造出來的銀紙就會少了,即是銀根會收縮,這個影響是可以較美儲局不買債的退市,帶來更大的銀根收縮。
被提名接任美儲局的耶倫,以往一直對美聯儲局買債持寬鬆立場,但對銀行濫作借貸,炒賣就持要監、要管、要嚴、要限的立場,如果耶倫他日對此監、管、嚴、限做足,則其對銀行貨幣所帶來的收縮量度,會多過耶倫繼續買債所帶來的國家貨幣的增加額?
市場只關注退市,但就未談及過巴塞爾III和沃爾克法則所可以帶來的退市,是對風險認識不足,還是認為這不足為慮?
自1998年的美國長期資本對沖基金破產以來,環球政府和央行都認識到,銀行過分寬鬆是不對的,所以才有巴塞爾III的推出,2008年的金融海嘯將這個不再寬鬆的緊咒延遲了,但當美儲局一退市,即金融市場/經濟穩定下來後,這個緊咒亦應會被祭起,結果就是:錢、熱錢,銀行所製造出來的錢會減少,消失,利率會升,而且可能升得較今時不少人估計的來的急,因為他們只計到美儲局退市對美國國家貨幣的減少,而沒有計到一旦環球實行巴塞爾III,就是環球(不單止美國)的銀行貨幣的減少。
你可認為筆者和Hanke是杞人憂天,但多份擔憂不也是投資者所應有的風險意識?我希望講錯,絕不希望此文於2014年、2015年或2016年的11月重登,文題則改為︰「你曾被警告。」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