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遊樓市 - 脫苦海 2014年5月2日
新樓跌兩成實乃怪論
有報章引述政府消息,謂一手樓價已經下跌了兩成:
「相關指數僅反映二手樓市,未能完全掌握市場資訊,若連同發展商推出的一籃子優惠在內,一手樓價較高峰期實際已回落兩三成。」
「目前指數只能反映二手樓價,並不反映一手市況,令市場其實未能掌握樓市全局資訊。」
「實質樓價已回落兩至三成,惟由於發展商沒有調低樓書上的售價,只在推售新盤時會提供印花稅回贈等一籃子優惠,未能反映「實質樓價」,這亦令土地註冊處顯示的成交價未見回落。」
當然,單純從言文和定義去看,又很難說完全錯誤:購買二手樓的成本,由於比同區二手價的溢價大為縮減,發展商又補貼了印花稅及回贈,又的確是明顯下降;樓價指數和恆生指數那樣,沒有包括新股在內,就表示未能掌握「全局」;發展商的「暗水」優惠,又的確沒有在土地註冊處紀錄上顯示…
問題是,社會大眾並不是高官,需要一個故事去交差,好去上級以及民眾,表示自己「做左野」。大多數人並不會關心,去買一手樓是否成本下降兩成,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買二手樓的,而且現時舊樓數以百萬個單位計,新盤一年頂多都是萬多個。
而由於新盤的比重如此的少,所以即使沒有將「暗水」優惠包括在內,其實對於全區的影響不大。正如抽新股可以賺大錢蝕大本,都不會影響到恆生指數,卻沒有人去怪責恆指不夠代表性。亦沒有人能設計一種指數,去反映政府高管想看到的「全局資訊」。
所以,就當新盤跌兩成講得通,其實都與大多數人沒有關係,頂多表示發展商賣樓賺少了。
趣遊樓市 - 脫苦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