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4年5月9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4年5月9日

金融從業員危機四伏

金融業貢獻香港15.9%的GDP,人均GDP是140萬元,有工作人口23萬人。與旅遊業不同,他們多是高薪而且擁有專業資格或較高學歷的一群,他們穿的、用的、消費的都是較高檔次的,例如一年出外旅遊數次,駕車不會是入門級的。當有了家庭以後,子女在中小學時會讀國際學校,上大學時可能會出外升學。

居住方面,住所可以是租來的,也可以是買來,但仍然有按揭。如果是租來的,公司一般會提供房屋津貼,用來租屋可以有稅務優惠,減少稅款。若是購買,按揭利息可以用來扣稅。

很多人只會看金融業薪金高這事實,卻未必完全留意當中的監管,壓力以及頗長的工作時間。當薪金越高,風險也越大,市況改變時,工作未必有保障,隨時要有離開的心理準備。離開以後,如何去支持座駕、旅遊、國際學校及高級餐廳呢?而更切身的是居住的問題,除非有積蓄,沒有工作的日子不容易渡過。原來儲蓄也不容易,因為平日的花費頗大。

金融海嘯以後,各國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投資者沒有從前那麼勇往直前,投資前多三思,而且對投資產品存有戒心,銷售這些產品並不容易。即使成功銷售,金額也大不如前。銷售額少了,傭金少了,如何可以支付從前高水平的薪酬及花紅?金融業相當現實,它們玩的是槓桿遊戲,以小小的資金,利用借貸來加大力度,從而加大利潤的水平。正是因為槓桿,跌市時的殺傷力也很大。沒有儲蓄作未雨綢繆,失業時真的不堪切想。

賺取很高薪金的例子是有的,但為數不多,不可以作為指標,而且賺取高薪的背後充滿了不確定性。某年有很好的花紅,不代表下一年也是如此,可能是賺兩年,守一年,把兩年的薪酬作三年用。不少在此行業工作的朋友向我表達,很難作長遠的計劃,因為今天不知明天事。一位看似很風光的金融業高層,原來在被裁去以後,對他的影響可能會大於一位月入只有萬多元的人,金融業從業員其實是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工作。

李兆波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