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林行止分享 2015年10月6日

林行止分享 2015年10月6日

遊清源日記|曾蔭權被控陷港式文革漩渦   林行止三年半前預告去英化

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
今日,最令港人心有慽慽然的一句話,來自曾鮑笑薇。她望著漸行漸遠的曾蔭權背影說:「我們本來希望退休後過著平靜和寧靜生活,遠離政治,但是可惜事與願違,被捲入這個漩渦。」

漩渦,水流遇低窪處所激成的螺旋

形水渦,可以吞噬一切,就像太空中的黑洞。

筆者不會以為曾蔭權被起訴,是純粹為了轉移公眾聚焦港大的視線。須知道,早於2008年,時任中聯辦研究部部長的曹二寶已經提出「第二支管治隊伍」;2009年,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潔已經指出,外國人可以出任法官這獨特安排是《基本法》一大錯誤。然後才是去年6月的《一國兩制白皮書》,8月底的「人大831決定」。如今回望,一切早已部署好,而曾蔭權被起訴,不過是整個「去英化」(「去殖民地化」)進程的關鍵一步。

可以想像,在這個「去英化」劇本裡,除了曾蔭權,還須除去其他「殖民地」代表性人物及組織,例如李嘉誠,例如香港大學。而採取的,就是文革式鬥爭手段。

事實上,早在三年半前,《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已經不點名預告了曾蔭權的下場。

2012年3月6日,當時離特首選舉投票日還有19日,林行止已在其《信報》專欄中指出:

“在根本格局之外,由於「五十年不變」之期已過近三分之一,不論誰當權,都要開始為與內地合軌而做點具體工作;而這種工作,由非英國師傅調教出來的司機掌舵,比有英治餘緒的官員擔任,會做得比較徹底。

“這類具體工作主要是「去英化」,在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公務員尤其是政務官制度的廉潔性受質疑的現在動手較為方便。”

如此看來,回歸前夕還要屈膝領受英國爵士勳銜的曾蔭權,自然是「去英化」的頭號政治箭靶。

至於「去英化」的頭號經濟箭靶,則非李嘉誠莫屬。中共自然會記住,末代港督彭定康是和記黃埔的歐洲顧問,而特務出身的前布政司霍德自1999年起出任和記港口(英國)(Hutchison Ports (UK))董事,亦曾是PCCW旗下UK Broadband的董事會主席。

還有香港大學(「先行者」是香港電台),近日掀起的醜聞,以至開始將矛頭指向「英國人」馬斐森,可謂路人皆見,毋須細表。

而路人皆見的,還有文革式鬥爭手段。
基本上,文革進程可分為三部曲:第一部曲是學生鬥學生(群眾鬥群眾),第二部曲是老師鬥老師(黨員鬥黨員),第三部曲是政客鬥政客(領袖鬥領袖)。而鬥爭模式則是「由闊到窄」、「由低到高」。

套諸香港,就是:第一部曲:「運動群眾」鬥學生(反佔中、反港獨);第二部曲:「落閘放狗」鬥老師(鬥垮陳文敏、鬥臭馬斐森);第三部曲:「文攻法嚇」鬥領袖(圍攻李嘉誠、法辦曾蔭權)。

香港這座「蜃景之城」令人想起《百年孤寂》裡的百年小村落馬孔多,被一條令人想起「龍的傳人」的龍捲風徹底摧毀,從世人的記憶中根除,而且注定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而龍捲風,就是空中漩渦。
Ps. Silly Wife:多謝您的捐助及鼓勵!我沒有您想像得那麼好,不過也樂於照單全收!

(原圖取自:《Pacific Rim 2》海報)
林行止分享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