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4年2月18日
C觀點 - 施永青
泰王真的可以寄望嗎?
2014年02月18日
泰國政局仍未平息。(資料圖片)
泰國政局動盪,泰人寄望泰王可以利用他超然的地位出來排難解紛;香港有些意見領袖,雖然平時以民主鬥士自居,但在這個問題上,亦流露出對封建勢力充滿幻想,實在無法理解。
泰國自1932年已開始行君主立憲制,皇權旁落,政權由手握槍桿子的軍人控制。直到拉瑪九世(即當今國王普密蓬)當政後,才成功重建國王的超然地位。
普密蓬在美國出生,在瑞士受教育,比較親西方。越戰期間,泰國方便美國作為攻擊越共的基地,所以美國對泰王建立封建勢力很少會有微言。
普密蓬繼任初期,根本沒有實權,軍事強人頌堪才是泰國的掌權者。1957年,普密蓬借助陸軍將領沙立,以政變的方式奪取了頌堪的權力,任命沙立接任總理的職位。自此之後,泰王就與泰國軍隊建立起密切的關係。泰國軍人常自比為馬匹,政府只是騎師,泰王才是馬主。騎師可以更換,但馬匹必須為馬主服務,效忠馬主。
一般君主立憲國家,國王只是名義領袖,不會幹政,但普密蓬自恃有軍隊作後盾而常幹政,還被傳媒描繪為符合人民利益的舉措。有人曾在Google上提出一些批評意見,結果害到Google在泰國被封殺。
當然,泰王的確曾出手協助過解決一些社會矛盾,如1973年泰王在宮殿內接見學生領袖,因而遏抑了主張鎮壓民主運動的軍人的氣燄。1991年,泰王在電視鏡頭前,公開責成有軍方背景的蘇欽達總理對學生要克制,結果蘇欽達只好下台,黑色五月事件才不至重演。
不過,在1976年的學生運動中,由於有學生對泰王不敬,泰王就未有及時阻止軍隊鎮壓學生,造成近百人死亡(官方的數字也有46人死亡)。
此外,1976年議會曾以149票對19票通過擴大民主選舉到地區級的層面,結果因未能獲得泰王的背書而沒法落實。
2005年,他信被軍事政變推翻,泰王不但沒有異議,還委任了他信的對頭人阿披實任總理。有消息指,泰王本身並不喜歡他信,所以才會讓未經選民投票的阿披實當政。這種情況在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很少出現。
由於泰王早有取態,很難寄望他能持平地介入泰國現時的糾紛。再者,泰王今年已經86歲,魄力已大不如前,而王儲哇集拉隆功又不得民心,很難寄望王室今後仍可以扮演穩定泰國政局的角色。
民主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怎能依靠世襲的國王;強調君尊民卑,本身就與民主的理念背道而馳。真不明白,為何有些平時高舉民主旗幟的人,竟然也樂於為泰王歌功頌德,還把泰國走出困局的希望寄託在泰王身上,真是匪夷所思。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