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5年9月11日
【蘇教授論經濟】土地不足(蘇偉文)
經濟學上的四大生產要素是土地、勞務、資本和創業精神,經濟要向前發展,這四個要素是必需的。香港是環球金融中心,資本方面實在不用擔心,而香港是推崇大市場小政府的經營哲學,創業精神也是不用懷疑,而剩下來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便是土地和勞務。這兩個生產要素的不
足,大大的負面地影響著香港的經濟發展,土地不足更是令香港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一大原因。
土地縱然是一項經濟生產要素,但它並不是單指可以用來興建樓房的土地,而是泛指天然資源,也由於每個經濟體的天然資源不一樣,自然土地在每一個經濟體上的含意都不一樣。香港沒有多少的天然資源,所以土地這個生產要素對香港來說,自然是以真正的土地為主,偏偏香港地少人多,土地供應追不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令香港經濟發展並不健康。
不少人都抱怨香港樓房價格高昂,其中的原因得多,但居高不下的土地價格和經濟發展上的制約,卻有脫不了的關係。土地價格高企,引伸出來的是高勞務成本,因為人們要有安居之所,就得以有付擔樓房的能力,於是高土地價格會令勞務成本高企,反過來讓香港的總體生產成本向上。站在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高昂的生產成本令香港走向高檔的生產,因為只有高檔產業才可以合理化的收取高昂的薪酬。問題是這個成本和產業提升的影響對社會而言並不對稱,土地不足可以從事高檔產業的人有利,但對生產技術一般、又或是未能轉形的市民來說,土地短缺等於就業機會少了,也強化了社會上的貧富懸殊現象。
要對這個現象撥亂反正,那麼是否應以崩盤式的土地價格下降,用來解決問題貧富懸殊的問題?香港不少的樓房都是由私人持有,假如土地價格向下,人們的負財富效應會對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當土地不足這個經濟發展制約,變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時,我們可以迴轉的空間已是不多。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