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語 - 陳東岳 2013年12月11日  
 
即市新聞 
11/12/2013 15:13 
《香港樓語-陳東嶽》面對人口老齡化,香港可以做甚麼? 
《香港樓語》港人愈來愈長壽,但出生率偏低,香港面對人口老化趨勢,勞動力不足、稅基 
陝窄等問題漸現,特區政府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擔任主席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展開人口政 
策諮詢,促進市民廣泛參與討論,好讓未來政策方向凝聚共識。 
諮詢文件按照三大範疇,即「現有人口、新來源人口、老齡化人口」,建議了五個應對人口 
挑戰的政策方針,筆者將之歸納為: 
(甲)增加勞動人口; 
(乙)改善教育,優化人才; 
(丙)引入外地人才及勞工; 
(丁)鼓勵生育; 
(戊)友待長者,促進「銀髮」市場。 
*針對性引入人才* 
在芸芸眾夕亞洲城市中,要維持一定競爭力,有可持續的人口政策很重要,但當中亦要顧及 
社會穩定及社群共融等因素。近期就房地產政策討論時,有人認為要限制新來港人士,這是下應 
該的態度,香港開埠以來,主要人口來源自內地同胞及其下一代,基於人道,怎可以把家庭團聚 
者摒諸門外。 
受制於市區現在缺乏負土地供應種種條件,香港的確不能容許太快太多的人口增長,只可循 
序漸進,在控制底下增加。要維持經濟競爭力,解決勞動力不足尤其重要,參考外國的做法,就 
是針對性引進本土缺乏的人才,記得當年,就曾經有國家招納香港的護士、航空控制員及中廚等 
。 
*「樂融軒」長幼共融藉得推廣* 
中國新國策放寬生育,香港一向沒有控制生育,相反近年積極鼓勵生三個孩子,子女免稅額 
亦有所提升,但似乎社會反應不甚熱烈,原因值得仔細探討。或許現時生活壓力大,很多夫婦都 
需要工作養家,根本無暇養孩子,現時醫療及教育費用不菲;而更重要的是教養小孩;父母都要 
上班,誰來帶小孩,可否他人代勞?但如教不好,責任誰屬?這些都是普羅家庭所顧慮的問題。 
無論如何,社會經濟民生治理得好,人人安居樂業,生育率自然提升;反之,社會日夜爭拗不休 
,要生孩子亦要再三思量。 
人口老化亦影響長者居的需求及該類住房的設計,房協推「樂融軒」長幼共融樓盤,是顧及 
人口老化及家庭倫理的概念,值得推廣。港府可考慮在私人住宅用地條款,要求部分單位作長者 
屋設計。日後房委的出租公屋,亦可考慮撥出適量單位作長者屋,而這些單位的內外設計亦以適 
合長者居住為宜。 
*銀髮市場充滿商機* 
社會人口老化,但多退休長者仍然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應該多給機會他們發揮其人生經驗 
及善用餘暉。現時民政總署、社署及警務署等部門均有推動不同長者可參與的社會服務計劃,此 
如長者論壇、各類文娛康樂活動、長者義務送飯給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及長者滅罪先峰隊等,都 
是值得加強撥資源發展的項目。 
人生壽命延長是世界趨勢,退休後享受生活的時光愈來愈長,長者消費模式很值得研究,銀 
髮市場是未來商機,當中外來旅客的銀髮一族亦愈來愈多,怎樣在服務及生活品味方面滿足他們 
的需要,是本港旅遊服務的新課題。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註冊專業測量師(產業測量)陳東嶽》 
返回新聞主頁 
 香港樓語 - 陳東岳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