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資 - 羅國森 2014年4月1日
即市新聞
01/04/2014 09:43
《品中資-羅國森》內銀發優先股後仍可派高息?
《品中資》上日提到,截至昨日(3月31日)為止,在香港上市的內銀股已經多達13隻
。昨日掛牌的哈爾濱銀行(06138)就是第13隻上市的內銀股。結果,該股最後險守招股
價水平之上,微升一格,收報2﹒91元,算是很不錯了,但還要多看幾個星期才可以斷定她能
否守於招股價之上(招股價是2﹒9元)。
從經濟學的角度,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內銀股確實很難上升。當然,這是抽空來說,即是
只看供求關係而不理公司質素(等於只看技術因素而不顧基本因素)。我又相信,如果內銀股隻
隻都是高質素,應該不會怕沒有資金追捧。
那麼,現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不如讓我們看看最新一次的內銀業績吧!從中大家應該略
知一二。簡單來說,絕大部分內銀股仍然十分賺錢,不過,增長勢頭已經放緩(幾乎大部分內銀
股都只有低雙位數增長);另外,資產質素也有惡化跡象,但這一刻的壞帳率仍然處於低位,只
不過撥備金額明顯上升而已!
*內銀差極也好過外國銀行*
其實,如果以這種情況,內銀股的股價也不應該「淪落」到如斯地步!昨日工商銀行
(01398)的行長易會滿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時也表達對這方面的「不滿」。
我想引述當中一段跟大家分享:「美國富國銀行現時市盈率11、12倍,我們只有4倍!
這個情況我們很不可理解。你說我們有很大的資產質量問題,我們的不良資產率不到1%。你說
我們的盈利可能下降,我們的股本回報率(ReturnOnEquityROE)減5
個、10個點,仍高於其他國家的銀行!」
我也同意工行行長的看法,其實,會不會是外國投資者對內銀的前景太悲觀呢?!無論如何
,以上這個吊詭的問題我在上日的專欄中已經品評過,今日我想再談另一個吊詭的問題。
近日市場盛傳,內地即將實行「優先股」試點,而大型內銀股可能會「優先」獲批發行優先
股。這個消息令到積弱多時的內銀股有了少許起色,因為發行優先股之後,內銀股便可補充資本
,在符合監管要求外,也可令經營更穩健。
*優先股股東先獲派息*
不過,吊詭的是,如果內銀發行了優先股後,股息率就可能即時受到影響,因為內銀必須先
派息予優先股的股東。如果內銀賺的錢少了,但又要先扣除優先股的股息,才派予普通股的股東
,今日的所謂4倍市盈率和7厘股息,會不會只是一種「幻覺」?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內銀股發行優先股,補充了資本後,可以再做多些生意,那麼,盈利又
可能回復較高幅度的增長,就算扣除派股息予優先股股東,餘下可派給普通股股東的資金也可能
比前更充裕。
因此,我自己的結論是,就算如此,只要優先股的數目不是天文數字,我相信,內銀股發行
了優先股後,有機會帶來正面作用,抵銷少許不利因素後,雖然未必保持6-7厘息,但5-6
厘息也應該會做到。要是這樣的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正如我經常強調,只要小投資者集中買BigFour,而又以收息心態視之,問
題應該不會太大!《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羅國森》
返回新聞主頁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