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中國透視 - 葛家熹 2014年4月25日

中國透視 - 葛家熹 2014年4月25日

即市新聞
25/04/2014 10:02
《中國透視-白贊寧》剖析中國住宅物業市場及短期經濟前景的風險
《中國透視》有關中國住宅物業市場的擔憂已經存在多年,很多觀察家都將市場形容為「泡

沫」。隨著3月份非上市私人地產發展商浙江興潤高調倒閉事件發生後,近期憂慮再度升溫。

各界對於中國地產行業的意見出現廣泛分歧,我們認為風險與物業的發展層面的關係(以致

市場擔憂地方政府債務及影子銀行)比家庭層面更加密切。因此,物業價格調整可能對廣泛的中

國經濟造成深遠影響。
地產界並非單一體系。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有160個城市之人口超過一百萬,而全國各

地的情況存在顯著分別。最大的憂慮似乎集中在所謂「三線及四線」城市:這些城市較小,往往

缺乏價格及銷售的詳細數據。去年這些城市的建築項目佔中國的三分之二(野村)。

相對來說,由於中國置業者的特徵多樣化,我們不太擔心家庭置業方面的風險。一般來說,

當地產泡沫爆破,房屋會迅速被套現-這可能對價格造成進一步壓力,觸發止贖潮。

與很多先進經濟體系相比,中國置業人士通常付出頗高的首期按金:首次置業人士約為

30%,而再次置業人士或購買投資物業的人士則一般約為60%。在很多情況下,投資物業更

在完全沒有按揭的情況下購置。這可限制迅速套現的風險,由於資產穩健,家庭及投資者被逼出

售物業的可能性較低。
相比之下,物業發展行業高度分散,將大大受惠於一定程度的調整,而這會帶來一些短期風

險。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約有9萬家房地產公司;不過世邦魏理仕估計實際上只有

3萬家「真正」發展商(很多企業的成立目的是發展個別項目),但此數字仍然顯著偏高。

房地產發展商的資金近年來一直備受挑戰,部分原因是政府致力冷卻樓市。2007年,中

國當局勒令銀行不得向地產發展商提供貸款以購買土地。
儘管信貸要求收緊,借予房地產發展商的銀行貸款卻持續增加-於2013年年底增加至人

民幣4﹒6萬億元。發展商亦轉投影子銀行及海外債券市場,藉此為新項目集資。2013年,

國內500大發展商的平均債務比率升至五年最高水平。市場日漸艱難,亦導致這些企業的現金

流與債務比率回落至-5﹒7%(2012年則為+15%)(中國房地產研究會)-顯示來月

出現進一步違約風險。
浙江興潤的近期違約不應對規模較大的發展商(擁有多個集資渠道、較強勁的流動資金及地

區多元性)造成太大影響,但可能對規模較小的競爭者構成更大壓力(尤其是倚賴影子銀行的發

展商)。規模偏小的發展商可能出現進一步違約,加上市場較為疲軟,可能影響到建築水平及對

於新土地的需求,甚至對地方政府債務造成額外壓力。
其中一項與住宅建築急速放緩有關的潛在風險,可能是對於地方政府財政的影響。土地銷售

所得的收入是償還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來源,過去五年來有關債務迅速增長,這表示地方政府的

償債能力關乎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換言之,與中國地產市場調整相關的風險水平比其他國家高,亦反映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

間的集資關係有需要改革,以提供更加可靠、透明度更高而可以預測的收入。

中國住宅市場存在一些明顯風險,就是財政狀況緊絀及氣氛慘淡。不過,因數據質素問題造成的

不明朗因素,表示要識別市場實況極富挑戰性。
我們相信樓價今年有望調整,不過由於中國按揭的結構,以及住宅佔資產相當高水平,要觸

發地產的大規模清盤,樓價必先大幅下瀉(「泡沫爆破」)。
儘管如此,住宅物業市場的疲弱情況可能對建築及土地需求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拖累地方政

府所得的收益。這可能導致市場日漸憂慮地方政府債務(由於銷售土地對於償還政府債務的重要

性)及影子銀行(作為政府及發展商的主要借款人)的問題。
鑑於住宅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近年來的重要性,中國住宅物業市場顯著放緩,亦

可能導致更難以達到本年度的增長目標7﹒5%(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對於2014年的預測仍是

7﹒3%)。《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白贊寧》
返回新聞主頁
中國透視 - 葛家熹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