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4年4月25日
即市新聞
25/04/2014 10:14
《談國論企-黎偉成》人民幣貸款配合實體經濟穩定合理增長
《談國論企》中國的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的(i)人民幣貸款增長淨額於2014年
3月份的同比基本持平,特別是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以至住戶的長期貸款保持強勢,反映出信
貸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性措施未改,唯是(ii)非金融企業的人民幣存款相對於2月份出現月環
比增長放緩之態,顯銀行業流動性有所縮減,為人民幣對美元等外幣價格徐徐回落的其中重要因
由。相信中國人民銀行會加緊執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的’貨幣政策要
保持鬆緊適度’政策要求,支持實體經濟穩中求取發展。
*外貿使人民幣存款緩增對美元價格反覆回落*
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資料,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貸款結構的存、貸款於
2014年一季度有多個重點變異,特別惹人注目者為(一)人民幣存款,於1-3月份的累計
額度即使達4﹒72萬億元,同比卻少增1﹒39萬億元或22﹒74%,使餘額於3月末時只
為109﹒1萬億元的同比增長11﹒4%,較人民幣貸幣餘額的13﹒9%漲幅少增2﹒5個
百分點,乃受困(a)於3月份的同比少增5576億元至僅為3﹒67萬億元和(b)1月份
淨增9402億元和同比少增2﹒05萬億元,只有(c)2月份的增長淨額1﹒99萬億元,
較2013年同期的0﹒77萬億元多增1﹒22萬億元或1﹒58倍所致。
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增長出現反覆放慢,理由為非金融企業的存款於一季度只增加
3199億元,和遠少於住款所增的3﹒29萬億元,估計此情主要反映出(1)主要市場需求
疲弱,特別是美國年初受到嚴寒天氣衝擊經濟和商情使其進口大減,導致中國的出口減少
3﹒4%至4913﹒1億美元,較進口4745﹒7億美元的1﹒6%減幅多減1﹒81個百
分點,遂使貿易盈餘67﹒4億美元的同比大幅減少59﹒7%,即外貿所引入的資金急劇收縮
;和(2)境內、外若幹人透過跨境虛假出口信用狀(LC)騙取出口補貼劣行,受到海關總署
嚴厲行動打擊,頓見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增速明顯放緩。由是人民幣對以美元為主的貨幣價格,
亦告反覆回落,為即使為有限制的浮動匯率制度之使然。
但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於3月為2﹒49%,比上月仍低0﹒52個百分點
,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月環比亦跌0﹒51個百分點至2﹒48%,相信是受到季
節性資金需求由殷切轉相對寬鬆的情況影響。
(二)人民幣貸款增長淨額,於一季度達3﹒01萬億元,同比多增2592億元或9%,
其中3月份所達的1﹒05萬億元(見表一),與2013年同期的1﹒06萬億元,唯是此數
相對於對上一個月的2月份6445億元的同比增長62﹒9%,與上年同期所增的70﹒9%
,相去8個百分點和可以接受,乃因國內生產總值GDP於2014年一季度同比增長7﹒4%
,比2013年的7﹒7%漲幅減少0﹒3個百分點,其中(i)出口扭轉上年同期之增
14﹒3%轉下降3﹒4%,(ii)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亦少增0﹒4個百分點和(iii)
固投由20﹒9%少增3﹒3個百分點至17﹒6%。
*貸款增速高於固投零售及出口挺經濟*
至於(三)人民幣貸款增長之能夠保持相對穩快的成長步伐,有賴(A)非金融企業及其他
部門的貸幣於1-3月份的累計額度2﹒08萬億元,較2013年的1﹒78萬億元增加
3000億元或16﹒85%,其中(a)短期貸款由上年的7656億元增加21﹒9%至
9334億元和(b)中長期貸款更由2013年同期的8454億元增加32﹒48%至
1﹒12萬億元,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投資的資金需求不弱,工商貿易前景似乎不應看得太淡薄。
(B)住戶貸款的淨增加9293億元,比2013年同期所增的9751億元少增458
億元或4﹒69%,乃(i)受困於短期貸款淨增加的3006億元,比2013年同期的
3967億元少增961億元或24﹒22%,顯然與居民透過信貸購物的意欲有所降低所致,
但(ii)中長期貸款所增加的6287億元,又比上年同期的5784億元增加503億元或
8%。
正正因為人民幣存款增長速度較貸款為慢,故(四)狹義貨幣供應M1於2014年3月份
餘額32﹒77億元的同比增長5﹒4%(見表二,下同),相對2月份餘額31﹒66萬億元
的6﹒9%漲幅少增1﹒5個百分點,加上廣義貨幣供應M2餘達116﹒07萬億元的同比增
長12﹒1%,亦較對上一個月的漲幅13﹒3%少增1﹒2個百分點,以及M1與M2漲幅之
落差於3月份由2月份的6﹒4個百分點擴大為6﹒7個百分點,仍屬可以接受的改變。
從(四)貨幣供應和貿易現象,便可以在相當程度解讀到非金融企業的存款減少因:M1在
中國的貨幣金融統計中的定義為’由M0加上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而M1之於
2014年3月份同比所增之5﹒2%,比2月份的3﹒3%多增1﹒9個百分點,當然遠高於
1月份所增的1﹒2%。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4年的「貨幣政策要保持鬆緊適度」,意謂中央的貨幣政策基
調主要是按境內外實際情況的好與壞等種種不同形態的變異,採取適度的鬆或緊措施應對和處理
問題,做法較過去更具彈性、靈活和力爭預期的良性效應,目的是要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
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資深財經評論員黎偉成》
(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表一:金融機構人民幣新增貸款淨額進度
淨貸款額度(億元)累計額度(萬億元)╱同比增減
-------------------------------
3月20141﹒05萬億元3﹒01萬億╱+9﹒05%
2月201464451﹒9645╱+16﹒2%
1月20141﹒32萬億0﹒2469╱+23%
12月201348258﹒89╱+8﹒38%
11月201362468﹒41╱+8﹒52%
10月201350617﹒78╱+7﹒6%
9月201378707﹒28╱+8﹒33%
8月201371136﹒49╱+6﹒3%
7月201369995﹒78╱+7﹒03%
6月201386055﹒08╱+4﹒52%
5月201366744﹒21╱+7﹒12%
4月201379273﹒55╱+13﹒05%
3月20131﹒06萬億元2﹒76╱+12﹒19%
2月201362001﹒69╱+16﹒55%
1月20131﹒07萬億元1﹒07╱+46﹒57%
12月201245438﹒2
11月201252297﹒75
10月201250527﹒23
9月201262326﹒72
8月201270396﹒1
7月201254015﹒4
6月201291984﹒86
5月201279323﹒93
4月201268183﹒14
3月20121﹒01萬億元2﹒46
12月201164057﹒47
12月201048077﹒95
12月20099﹒59
-------------------------------
#億元
表二:2014年3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16﹒07+12﹒1%-1﹒2
狹義(M1)32﹒77+5﹒4%-1﹒5
貨幣流通量(M0)5﹒83+5﹒2%
----------------------------
2014年2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13﹒18+13﹒3%+0﹒1
狹義(M1)31﹒66+6﹒9%+5﹒7
貨幣流通量(M0)6﹒23+3﹒3%
----------------------------
2014年1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12﹒35+13﹒2%-0﹒2
狹義(M1)31﹒49+1﹒2%-8﹒2
貨幣流通量(M0)7﹒65+22﹒5%
----------------------------
2013年12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10﹒65+13﹒6%-0﹒6
狹義(M1)33﹒73+9﹒3%-0﹒1
貨幣流通量(M0)5﹒86+7﹒1%
----------------------------
2013年9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07﹒74+14﹒2%-0﹒5
狹義(M1)31﹒23+8﹒9%+1
貨幣流通量(M0)5﹒65+5﹒7%
----------------------------
2013年6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05﹒45+14%-1﹒8
狹義(M1)31﹒36+9﹒1%-2﹒2
貨幣流通量(M0)5﹒42+9﹒9%
-----------------------------
2013年3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103﹒61+15﹒7%+0﹒5
狹義(M1)31﹒12+11﹒9%+2﹒4
貨幣流通量(M0)5﹒57+12﹒4%
----------------------------
2012年12月貨幣供應
項目餘額(萬億元)同比月環比
----------------------------
廣義(M2)94﹒48+13﹒9%-0﹒2
狹義(M1)29﹒59+6﹒5%-0﹒6
貨幣流通量(M0)5﹒24+10﹒7%
----------------------------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整理:黎偉成
返回新聞主頁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