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健弘觀】楊書健:香港、倫敦見證著熱錢離場
書健弘觀
日期:2022-07-30
更新時間:13:00:00
港幣的三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在過去幾週上揚,在執筆之時剛升穿了兩厘。當然,港幣和美元掛鉤,在美元半年來不停加息的環境之下,港幣最終必需跟隨。不過,港元加息靠巿場主導,當熱錢仍在,
加息也可以慢慢來。到了這幾週港元一直在弱方保證附近徘徊,總結餘又在下跌,加息就變成了自然反應。
另外,美元除了聯儲局所定的利率之後,在倫敦亦有倫敦銀行同業拆息,是美元在境外巿場的基本利率。2008年之前,亞洲除了日本之外仍算發展中經濟體,國家風險較歐美為高。在那個時候,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是長期比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為高,反映了一定的溢價。
後來一邊是歐美自己在轉型,一邊是香港不停錄得熱錢流入,因此在2008年後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反而比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為低。到了 2012年開始,再次是香港較高,但在 2017年到 2019年,又一次是香港的息口較低。疫情之中,又回到了香港拆息較高。這些轉變,都反映了香港和倫敦各自的資金流向。
今次聯儲局收水,香港固然是幾個星期之間拆息升穿兩厘。但倫敦亦同樣拆息大升,最新數字已經到了 2.7%。再加上英鎊這半年來一直下跌,這反映了除了香港,英國亦見證著熱錢離場。
這個趨勢,也許主要是反映了「歐美」之間的經濟前景亦出現了分岐。最簡單的例子是能源。美國國內天然氣都是供過於求,有能力出口。頁岩油亦令美國產油量在過去十年大增,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因此,今個冬天也許價格會大升,但美國人卻不會買不到能源。但是歐洲靠俄羅斯的供應,在冬天前就會中斷。雖然今夏的風能表現強勁,令各國的儲氣量都大升,但是冬天到底會如何演變,仍是未知之數。
再加上常說科技創新,其實主要都集中在美國。最少,除了沙特的國營石油企業之外,所有一萬億美元巿值的大企業都是美資科技股。歐洲的大型企業卻大部份都是幾代的穩健企業。這亦說明了兩地的創新能力顯著不同。
因此,香港和倫敦的同業拆息,也許反映了投資者現階段其實看歐洲比看香港更淡。尤其是香港的樓巿自2017年起進入了牛皮巿,要大升也許不容易,但是要大跌,也未必會很快發生。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s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