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2年11月22日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2年11月22日


【書健弘觀】楊書健:財務自由之道
書健弘觀
日期:2022-11-22
更新時間:10:30:00
幾週前寫過不少財務書籍都會視償還學生債和建立良好消費習慣為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到了第

三步,資本累積較多,這些書籍的共識亦差不多:大部份的資金都應該降低投資風險,穩定地

生息就可以滿足日

常需要。唯獨是第二步,如何由「不欠人錢」到「財務自由」,卻會異常混

亂。
我發現財富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而這亦影響了投資策略。例如,六合彩頭奬的最低派彩為

八百萬元。同一次聚餐之中,有朋友認為八百萬可以買到千五萬的住宅;亦有朋友認為單靠八

百萬退休不了,因此寧願不要將運氣花在八百萬上。當然,亦有「獨醒者」說六合彩的中奬率

極低,買二十元奬劵不如多買一杯雪糕。這個例子說明,就算是大家都能負擔的二十元奬劵,

亦會因為八百萬的價值不同,而影響了不同人的投資決定。

不少學生找我談理財,首要目標都是儲錢買樓。假設沒有父幹,儲錢買樓難在職涯初期工資較

低,創造的資本不高,因此幾乎都靠很省錢來完成。而且三十歲結婚看似很遠,其實亦只有八

年,職場或金融巿場有大變化就會影響計劃。能夠三十歲買樓當然最好,但有時候拖長了兩三

年,三十三歲才買樓亦算成功。
第二類理財目標希望能累積足夠的資金,讓自己嘗試喜歡的事業。這是東亞社會特有的文化特

點,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穩定。有一位韓國博客寫過,他的網上收入超過了工作,因此辭

掉了工作做全職 KOL,但父母卻因此覺得沒面子,幾年沒有再見他。

這類理財目標所需資本不會多,要點反而是如何在仍是別人員工的時候,可以一邊做到「食君

之祿,忠君之事」,一邊建立非工資的收入源。多一些存款,買下高息股或房託生息,可以進

一步穩定現金流,但卻非唯一的方法。
第三類則將財務自由比成退休,希望資本可以一直生息,支持退休後的生活。其實是這類型目

標,才需要討論「三十倍年薪」等目標。但亦甚少人會貿貿然希望從零開始,幾年就達成這類

目標。也許是因為各地政府都非常關注退休政策,所以不少資源都花在這方面,鼓勵巿民定立

長期理財目標。
其實還有第四個目標,希望由財務自由變成機構級的投資實力,換句話講就是「致富」。如果

要靠投資致富,其實只要投資組合在生活支出以外,長期跑贏通脹的話,雪球效應之下總有一

天能致富。但是像「三十歲買樓」一樣,時間反而是最大的敵人:現資產要一百五十歲才能變

成三千萬美元的話,是否合理計劃?
所以能真的變成機構級投資者,誠然必然有其獨門之道。但是這些獨門之道,實際上亦是更有

效地運用投資時間。從這個⻆度看,就更容易分辨各種投資方法的真偽了。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s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