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里打倒昨日阿里
今日阿里打倒昨日阿里
阿里為持有的高鑫零售,作無形資產減值,金額涉120.84億元人民幣。(資料圖片)
阿里巴巴(9988,BABA)於上星期公布2024財年第三季業績,截至去年12月底的三個月,收入升5%至2,603.48億元(人民幣,下
同),但經營利潤卻下跌36%,至225.11億元,淨利更大跌77%至107.17億元。盈利大幅倒退,主要是146.01億元的無形資產減值,以及84.9億元的商譽減值所致。簡單一句,就是從前收購回來的資產買貴了。
是次無形資產減值那麼多,大部分涉及阿里持有高鑫零售(6808)的投資,減值金額為120.84億元。翻查紀錄,阿里早在2017年就收購了高鑫31%股份,於2020年10月更以241.36億元買下36%股份,至此合共持股67%,連同早前股份的公允值225.59億元,收購的總代價為466.95億元,當中134.74億元是商譽。於同年12月,阿里再以41億元向公眾收購股份,最終合共持股74%,高鑫變成阿里的併表子公司,總投資額增至507.95億元。
當時新冠疫情爆發已差不多一年,阿里仍以高價買入高鑫,管理層解釋是集團新零售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阿里看好內地商超發展機遇,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消費體驗。有趣的是,從前看好的前景,只不過短短3年就發覺貨不對辦。
經營特賣場和超市的高鑫,近期業績可謂慘不忍睹。截至去年9月底上半年,收入跌11.9%至357.68億元,經營利潤倒退96.2%至1,900萬元,期內更出現虧損3.78億元。可是,內地零售經營環境其實不差,2023年首三季度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6.8%至342,107億元,高鑫明顯落後於市場。雖然高鑫正積極開拓類似山姆的倉儲式超市,但坊間似乎不太受落。
高鑫業績不似預期,阿里當初收購時多付的溢價變相白付,業務最新估值更支撐不了收購成本,減值無可避免。更要命的是,在上星期的業績電話會議上,阿里管理層竟然說實體零售已不是核心聚焦業務,如果能夠完成退出也是非常合理雲雲,間接宣布放棄高鑫了。
阿里完全打倒昨日的我,但似乎未對當日收購的錯判而認錯。當然,阿里的月總資產淨值於2023年12月底高達11,318.69億元,區區121億元資產減值不算甚麼。況且,疫情過後,內地市場迅速轉變,無人可以準確預料得到。可是,減值金額相當於當年投資額的24%,而且減值有可能陸續有來,管理層的一聲道歉,投資者絕對受得起有餘。至於前CEO張勇突然辭職是否與此有關,如前所述涉及金額太小,這點小錢不至於要他問責下台吧?
除了資產減值外,阿里還為視頻平台優酷的商譽減值。不過,百億不到的減值,對阿里來說只是九牛一毛,更遑論投資者要向管理層問責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阿里押錯注在「消費升級」,市場需要的卻是「低價好物」。可幸的是,阿里管理層終於接受現實,表明業務重心將重回電商和雲計算。不再搞花哨,務務實實最好本業,阿里這樣做希望不會太遲就好。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