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重拳治理理財產品長遠有利銀行
中國銀監會重拳治理銀行理財產品,重創銀行股,民生銀行(1988)和中信銀行(998)分別下跌7.9%和4.1%,港股亦受到拖累,恆指最多曾下跌333點,最低見到22132,但收市扳回22300,下跌165點,跌幅約0.7%.
明日開始復活節假期,恆指相對上周反而上升了185點,升幅為0.8%,扭轉了連續兩周的跌勢.面對塞浦路斯債務危機,以及中國銀監會重拳治理銀行理財產品等負面因素,恆指仍沒有跌穿22000,對後市似乎無須看得太淡.恆指由2月初展開的跌勢已持續近兩個月,業績期已告一段落,若塞浦路斯債務危機穩定下來,4月港股有望築底.
中國銀監會日前發布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應堅持資金來源運用對應原則,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的資產要對應,並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立帳戶和核算,禁止採用資金池理財業務運作方式.
銀行理財產品目前主要有三種投資渠道: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包括銀行同業拆借、票據買入反售等業務)、融資類業務.其中,融資類業務屬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銀監會新規要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餘額在任何時點不得超過理財產品餘額的35%或上一審計年度披露總資產的4%(孰低者為上限).這意味未來財產品的投資主體將是標準債券,將有更多資金流入債券市場,將拉低債券市場及銀行間市場整體收益率水平,有助降低企業發債成本,但哪些依賴非標準化債權資產作為融資渠道的資金需求者如房地產發展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將面臨融資困難和更高融資成本.
據測算,目前中國銀行業融資類業務平均佔比在30%左右,中小型銀行如民生等佔比較高,約50%,銀監會的新政策將限制部分已經超標的銀行在融資類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理財產品已成為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一速分,而中間業務收入已佔到銀行收入的20%或更多,理財產品規範後對銀行收入將造成一定影響.同時,理財產品又是銀行吸收資金的一種手段,規範後亦可能影響到銀行的資金頭寸,但對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規範,可降低銀行面對的風險,長遠對銀行有利.
市場經瑋度 - 黃瑋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