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BLOGBLOG:東江水.雙城記
■梁振英在「東江水供港50周年」紀念儀式的一番話,令筆者無名火起。 資料圖片
上周四特首梁振英主持「東江水供港50周年」紀念儀式,席中一番話,突然令我無名火起。梁特指,「東江水體現了
國家對香港一貫的關懷和支持……體現了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兩地本著『同飲一江水』的共同理念,妥善解決了遇到的供水困難。」
三年前,丘亦生寫過一篇題為《無拖無欠的東江水》,內裏解釋清楚,東江水並非免費,而是一樁各取所需的交易。梁特所指特殊照顧,或者我嘗試用數字去演繹,最終是誰照顧了誰、誰佔了更大著數,最終誰吃了虧,留待大家判斷。
港府自2006年開始採用「統包總額」採購東江水,即是每年協議好一個銀碼,上限8.2億立方米,就算「用唔曬」,一樣要畀足全數,而非實報實銷。據發展局及立法會文件,過去九年輸港東江水用了75%至99%額度,倘若雨量多,水塘因滿溢會排走以億計淡水,包括東江水。
一直以來,東江水是盤穩賺且超高暴利的生意。2006至2008年度,供港東江水金額同為24.9億元,2009年新協議首年勁加18%,算是補足過去三年每年約6%升幅,然後直至最新協議至2017年,每年水價加幅約6%。
按供水上限8.2億立方米計,每立方米價格接近5元,倘只計實際供港水量,每立方米成本目前已超過6元了。要記住,6元只是成本,計及潔淨東江水的成本,每立方米動輒8元以上。
深莞按量收費 香港卻不能
目前為香港供水的公司,是上市公司粵海投資(270)旗下東深供水,除了本港,同時為深圳及東莞供水。
翻查2006年至2014年年報,一國之下,三地(香港、深圳及東莞)每年可供水量合共24.23億立方米,扣除本港8.2億立方米,深圳及東莞供水上限合共16.03億立方米。深圳及東莞實際使用量,則介乎上限的75%至85%,2013年每立方米價錢是0.99元,較港的6.12元,平84%。這就是「同飲一江水」、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了。
自2006年開始,粵投每年供水收入,由30億元增加至去年的超過50億元,供水經營溢利率超過50%,難怪股價由2005年底的2.9元,累升接近三倍。
統計資料過程中,發現粵投於本港供水收入按年遞升,但向深圳及東莞的供水收入,卻離奇地忽多忽少。例如2009年深莞實際使用了12.68億立方米(2008年為13.66億立方米),粵投於兩市收入由2008年9.48億元減至9.08億元;及至2013年度,深莞實際使用了12.05億立方米(2012年為12.82億立方米),粵投於兩市收入由2012年的12.36億元,減少至11.91億元。
數字意味住,本港一直爭取的按量收費、實報實銷,其實老早已在深圳及東莞推行。深圳東莞可以,香港卻不能,這是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了。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日前指,曾與粵方探討採用「按量付費」方式的建議,但指如採用此模式,需釐定單位水價,粵方可能會加入實際供水量不確定的因素,以確保有合理收入作運作開支及相關投資回報。當香港在旱年需要增加東江水時,支付額可能較按現行「統包總額」為高,故建議在新協議中保留「統包總額」方式。
曾幾何時,香港水務工程傲視全球。1957年首創海水沖廁;1968年興建全球首個海中水庫「船灣淡水湖」;1975年,全球最大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投入運作,但隨住82年化淡廠關閉、85年東江水供港量首超本地水源,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猶如美沙酮,淪為政治籌碼,被阿爺「握住要害」。
一個不自重只識賴地硬的特首,加上一個只懂自閹的局長,香港將為此付出了代價。
股榮
http://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股榮
趣BlogBlog - 股榮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