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手札 - 渾水 2016年11月6日
摸魚手劄:
樓市辣招的權術推演
■政府推出新辣招後,樓價何去何從,實在難以估算。
為了打壓投機需求,政府劃一將印花稅提升至15%。我覺得好好笑,因為官僚邏輯永遠都係咁好笑,統收劃一稅項不是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之本。炒風熾熱,不只樓市,殼股亦然,不妨從股票的角度去透視一下官僚如何精神分裂。
處理殼股炒風,金融官僚比地產官僚相對醒目,因為佢哋知道問題源於全配售圍飛,又嘗試推敲到跟啤殼有關。因此,為了針對性解決問題,聯交所和證監推出了上市文件改革諮詢,雖然上市文件寫到一塌糊塗,官僚又龜縮唔肯同業界溝通,最慘係官僚口徑不一致;但至少未膠到要把股票交易印花稅劃一增加到15%或一個水平,透過提升交易成本去減低殼股炒風。同樣地,為甚麼地產官僚唔參考金融官僚的處理,去改革城規會減低改變土地用途門檻,去增加土地供應呢?而要劃一增加印花稅,犧牲了樓市的成交量。
傳統的經濟學解釋係因為政策的利益計算,以及既得利益者的阻力。高地價賣地,可保庫房一定收入,地產既得利益者也比金融既得利益者惡得多,政府冇乜誘因,也冇乜決心去打壓投機。既得利益者和政策話事人的撲朔迷離關係可以借用監管經濟學(Regulatory Economics)的Bootleggers and Baptists的思想。這套思想含意頗多,我只摘一個來講。
美國20世紀,個別地方有教徒(Baptists)主張周日禁賣酒,私酒商(Bootleggers)明明也是既得利益者,但卻支持,現象看似古怪。其中一個含意是主張周日禁酒,可以名正言順打擊正牌酒商,但飲酒需求依然存在,酒徒只好去買私酒,變相私酒商少了競爭,又可以提價,更可以滿足教徒的古怪信念,代價則由消費者負擔,而教徒就是政策的隱形執法者。這套理念可以用來解釋為甚麼煙商會主張禁煙,汙染環境的工業家為甚麼會支持環保?因為魔鬼在細節,政策可以借力打擊。
好啦,香港印花稅的「私酒商」到底是誰?「教徒」又是誰?減少了競爭的得益者又是誰呢?我少留意地產新聞都知誠哥的中環中心要賣給中資,中資海航在香港高價投地,也算呼之欲出吧。
經濟學講的「Bootleggers and Baptists」,比較屬意念層次,更似權術而不像有內涵的實證理論。剛好樓改撞正人大釋法吹風,難免要借用陰謀論權術角度作簡單推敲。到底這是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定調虎離山,還是黃老道家內典《黃帝陰符經》的「神機鬼藏」之神差鬼遣之局?因為既得利益者唔係一個單一主腦,你也不知既得利益背後條大數點「對數」。君只見財經演員、樓評人、樓市中介大叫救命,但君不見本地地產商、發展商怨聲載道。
至於樓價何去何從,老實講我從來不敢估,因為稍接受過社會科學的基礎訓練就會明白,宏觀大環境變數太多,變數間的比重也說不定。我裝模作樣的一個推測,未必準過一隻猴子胡說不道。
渾水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渾水
摸魚手札 - 渾水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