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投資世界 - Starman 2020年4月25日

投資世界 - Starman 2020年4月25日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聯繫匯率制度下的港匯套利操作 (下) 


近月,美匯一直走強,反映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在「美元遊戲」下短期內最穩健的資產一定是「美元遊戲」的唯一「代幣」

-- 美元。雖然美匯如此強勢,與美元掛鉤的港元近日走勢比美元更強,主要是由於美元已減至零息,「負利率」在望,「借低息買高息」的套利交易頻繁,帶動不少資金流入港元體系,推高港匯,導致港匯觸發7.75元兌1美元強方兌換保證,迫使金管局在市場承接美元沽盤,一天內三度入市,合共沽出59億港元,計及金管局減發150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總結餘短期內或將增至1000億港元。

我對匯率的波動比較敏感,因為每次匯率波動(特別是港元和人民幣CNY/CNH匯率)我都會有所動作。兩年前,我曾經分享過一篇名為《聯繫匯率制度下的港匯套利操作》文章 (該文章亦載於《現金流為王2》),記得當時也接受過TVB理財有道的訪問講解過此操作。當時情況相反,港匯因為美元加息而下跌至「弱方兌換保證」(7.85),這意味著港匯基本上已沒有下跌的空間。今次又遇上同一種情況,不妨重溫一下當時的操作。

//面對這情況,有一種操作可以做,就是「沽美元、買港元」。對投資者而言,具體操作實際是「借美元來買港元」。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美元對港元之最大波動幅度為7.75-7.85,即1.27%。若現時匯率(spot)已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理論上港匯只有upside,沒有downside。

聯匯套利操作很簡單,先向銀行借入美元,然後將美元兌換成港元,再將港元存於銀行(可做敍做定期存款、買入港元存款證/其他港元定息產品),目的是盡量去抵銷美元借貸利息成本。下一步是將港元定期存款或其他港元定息資產抵押予銀行,借出美元,然後重覆以上操作,原理與槓桿債券一樣。當然,在實際操作下,只需直接以孖展額放大總投資金額即可。

舉例,假設銀行提供的最高融率(LTV)為97%,即槓桿倍數為33.33倍。1萬元的本金可將總投資額放大至33.33萬元。而港匯目前在「弱方兌換保證」的最低水平下,最高的升幅為1.27% (由7.85-7.75),槓桿後最高回報率為1.27% x 33.33 = 42.33%。假若1年後港匯回升至7.75,槓桿後最高回報率為42.33%,即使只有一半,年回報率也超過20%。

在理論上幾乎沒有downside的情況下 (唯一的downside risk為香港特區政府放棄聯繫匯率),這種投資操作有這水平的回報算是非常吸引。//

以一年前即2019年4月為例,當時港匯仍接近7.85水平,今天港匯已上升至7.75,以上「無風險套利」操作的投資回報率超過40%。今次的情況剛剛相反,現時因美元減息至零,美元與港元存在較大的利差,短期的套利交易發生導致港匯走強至「強方兌換保證」,今次可利用同樣原理操作 --「沽港元、買美元」。同樣道理,如果香港特區政府一年內不放棄聯繫匯率,美匯一跌金管局就要入市買美元,因此理論上美匯只有upside,沒有downside。

記得早年我經常做人民幣存款證借美元、CNY/CNH買賣等套利操作,回報比現在更高,後來有一段長時間市場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套利空間。近日,市場再次波動起來,包括人民幣CNY/CNH的差價,以及港匯兩年前跌至「弱方兌換保證」後,今年又升至「強方兌換保證」,以今天價格結算,一年回報率為42%,而今次則可以再次以相反方各操作。然而,在今天的世界裡,甚麼事情都可以發生,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聯繫匯率是否一定能夠維持,今次我也不敢再說「必然」。

投資世界 - Starman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