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投資賺大錢?
網上林作接受訪問,以約94萬本金於10日內賺至100萬,訪問中他提到不少投資操作理念,幾有趣,所以想點評一下。
(片段截圖)
投資皆因出場費不足
首先林作提到投資動機,主因早前的拳酬本應有100萬元,但扣除門票費用後,實際只收得約94萬元左右,所以心
有戚戚然,總覺得要找回這幾萬元。
這正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所提出的一個理論,叫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人類行為並不理性,同一個價值,給予你手上與從你手上取去,兩者的感受很不同,失去的價值會被倍大。
林作這投資動機就正受著稟賦效應的驅使,為了令自己感覺良好一點才會投資。從出發點來說,並不理性。
差幾個巴仙不算多?
林作以10日時間,把94.3萬元賺至100萬元,他對這樣的短期操作信心十足,其實這概念相當有問題。
計計數,這10天的回報率大約為6%左右,一年下來約為8倍多,即超過800%。若持續五年,100萬元本金便能賺到360億元,相信這遠比他的保險本業賺得多。
當然有人會說,不能以一個時點的回報就假定為長時間都有此回報。我當然明白,問題正是「有時賺、有時蝕」,這10日的回報又有甚麼好討論呢?
找投資場地的邏輯
林作主力投資港股,而非美股,主因要專注事業與生活,不想花心神於晚上炒美股。
這算清楚自己的要求,平衡生活。不過,我總覺得他這種趁勢的炒賣行為,若於美股那處做,會更容易賺錢。投資先以目標為本,定立好投資策略,再想應到哪裏操作。然而,林作卻相反,先定好自己的模式,再限制自己的場地,這對投資未必有利。
好彩說成平衡
當林作透露有買入騰訊(00700)與阿里巴巴(09988)等股票時,主持人立即指它們的股價不停創新低。林作就提到自己的投資策略會見有些股價上升的股票就買一點,其他就作個平衡。
實在不太理解他表達甚麼,因為細價股上升,所以要買些下跌的大型股票「平衡」一下嗎?其實,會否升的只是好彩呢?別說成所有東西都在掌握中似的,這是不少投資者也會犯上的錯誤。
止蝕止賺走天下?
林作分享了操作策略,例如嚴守一些止蝕、止蝕法則。20%止蝕,升一倍止賺,更認為輸到50%才沽出的是賭博心理。
止蝕不是任何股票都奏效,不少莊家股貨源歸邊,成交不足,想沽貨止蝕也不能。而止蝕這個邏輯已被價值投資者笑了好多年,何解價格一元的東西會覺得抵買而買入,但當其價格跌至8毛時就覺得不抵而沽出。
一眾富豪們透過股票擁有公司,股災中股價跌超過50%也不止蝕,反而加注,是否賭博心理呢?另外,升一倍就止賺,這是甚麼一回事?如何定「一倍」這個升幅上限?邏輯奇怪。
典形師奶散戶炒股法
林作坦言並無獨到分析,只是跟跟、聽聽消息,有人指某支股票好,會升的,自己就會跟著買。
說到底,這樣跟消息、聽冧巴去炒股,是不折不扣的師奶散戶炒股法,是莊家、大鱷專吃的一類。可怕的是現今證券商會訪問這些人,若反應好的話,日後更可能會定時上節目推介股票、窩輪、牛熊證,非常不健康。
不借孖展炒股
值得一讚的是林作表明沒有借孖展炒股票,現階段比較專注自己事業。始終,借錢投資重點是自己能否駕馭,沒有足夠財商的話,後果嚴重。
今次林作初次投資就贏錢,其實未必好。有時投資太早成功,令自己自信爆棚,隨時埋下他日失敗的伏線。通常初頭投資先是輸錢的話,個人會偏向穩重、保守,更著重風險。
然而,一開始就贏錢的話,很容易會飄飄然,當他日運勢不在之時,卻依然以為自己英明神武、有眼光,自信甚至自大地一追再追,最終輸至不能翻身。
無論如何,林作替香港人於2021年帶來了一點點歡樂,從其投資經驗身上亦有反思學習的機會,算是不錯吧。
相關影片:https://youtu.be/NsLgPhaV1qs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優惠】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加送$50禮券! ► 立即行動
財識兼收 - 止凡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