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港經濟料下半年現轉機|恒聲集
Previous Next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2022年首季香港GDP按年實質下跌4%,遜於市場預期的2%跌幅,是2020年第四季以來首次轉錄倒退。受疫情反覆、通脹高企、美國加息、俄烏衝突等外圍因素影響,本港首季私人消費(下
跌5.4%)、投資(下跌8.3%)及淨出口(下跌4.5%)按年均下滑。
筆者認為,經濟表現不佳的首要原因是第五波疫情。因政府頒布的社交距離措施,嚴重影響佔香港經濟比重高達60%的消費,零售業、餐飲業、旅遊業嚴重受創。但隨著政府於4月及5月因疫情放緩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以及電子消費券發放,第二季消費表現將會有顯著好轉。
其次在投資方面,由於美國聯儲局受到持續走高的通脹壓力,對加息採取果斷、積極態度,「收水」步伐亦不斷加快,令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3厘。此外,俄烏衝突讓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陷於戰爭之中,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全球資金紛紛湧向避險貨幣,對歐洲及亞洲經濟增長構成潛在威脅,形成對美元相對有利環境,促使國際熱錢紛紛回流美國。
在出口方面,本港三月整體出口貨值錄得按年8.9%跌幅,其中輸往亞洲整體出口貨值下跌8.6%,出口主要目的地中尤其以中國內地(跌12.8%)、日本(跌6.8%)、泰國(跌2.6%)和韓國(跌1.1%)跌幅最大。回顧本港首兩個月的整體出口貨值數字,與去年按年上升10.6%比較,三月跌幅尤為顯著。
相信這一方面是由於內地多個城市因疫情實施分區封城等封閉管理,令部份港企定單量縮減而且交貨期延長,成本上漲,香港貨物出口面臨一定壓力;另一方面,從年初至今,亞洲貨幣(日圓除外)相對美元已經累跌約3.5%,瑞士銀行早前更是下調日圓及人民幣兌美元預測,6月目標分別由122及6.4降至130及6.55,港元則由於聯繫匯率制度,相對亞洲其他地區的貨幣保持堅挺,強勢貨幣對出口造成不利。
筆者預期,投資及外貿的跌幅仍會持續在本季蔓延,須待市場進一步消化美國加息收水的政策、俄烏衝突趨於平緩以及內地疫情平復之後,本港在下半年才可迎來較為顯著的經濟好轉。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 - 李秀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