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圍剿Garmin何去何從?
巨頭圍剿Garmin何去何從?
Garmin目前的業務有五大項,分別是健身、戶外、航空、航海和汽車。圖為其網站。
早前看了內地電視劇《三分野》,內容講述一對男女在辦公室的戀愛故事。個人認為拍得不怎麼樣,劇情犯駁和冷場有點多,若不是女
主角演技出色,真的很難看下去。不過,此劇不是單純情情愛愛,劇情大量滲入衛星導航元素。如男主角立志要成為「北鬥導航系統」科研人員,大學畢業後的工作也是車載導航公司的工程師。女主角與導航有著深厚淵源,不單是男主角公司的太子女,其過世母親也是導航技術專家,曾參與北鬥導航研發。雖算不上科普教育,但以電視劇來軟銷國產科技,比硬銷來得容易接受。
說到衛星導航,相信熱愛跑步的讀者必聽過Garmin(NASDAQ:GRMN),旗下GPS智能手錶幾乎是跑手必備。公司名稱是由兩位創辦人Gary Burrell和高民環的名字合組而成。高先生和英偉達(NASDAQ:NVDA)的黃仁勳有幾個共同之處:兩位都是台灣出生,在美國攻讀大學繼而創業,公司成為業界龍頭並躋身富豪榜等。
Garmin成立之初,其實是生產航空和航海導航儀器,據聞首個被美國航空監管局認可的導航儀就是Garmin出品。公司及後研製的隨身定位裝置GPS100,在美伊戰事中廣受美兵歡迎,從此聲名大噪。其後發展的車載導航儀器,更一度成為行業龍頭。到了千禧年以後,Garmin相繼推出多款GPS智能手錶Forerunner,因兼備定位和監測健康數據功能,令跑手趨之若鶩。
可是好景不常,智能手機和電子地圖的出現,將衛星導航變得大眾化,Garmin的業務優勢被大大削弱,令其市值兩年內大跌九成。記得瓜瓜小時候是童軍,學會使用地圖和指南針來尋找身處位置。只是二、三十年光境,現在手機就能迅速做到。此外,智能手錶業務也被蘋果(NASDAQ: AAPL)、三星(韓國交易所:5930)等追上,市佔不斷被蠶食。
發展至今天,Garmin目前的業務有五大項,分別是健身、戶外、航空、航海和汽車。以去年度收入計,戶外業務佔比最大有31%,產品包括探險、登山和哥爾夫球用的隨身導航儀。其次是佔比有23%的健身業務,產品包括跑步、遊泳、單車等運動用手錶和儀器。上述兩項業務以B2C為主,而最後三項業務以B2B為主,收入佔比合共是46%。
最近三年,Garmin業績算是平穩。不過,因疫情關係,加上強美元和行業競爭激烈,健身業務的收入去年跌了28%。可幸戶外業務增長較好,去年收入升17%,彌補了部分跌幅,結果整體收入減少2.5%至48.6億美元,淨利也跌10%至9.7億美元。
面對行業轉變和同業競爭,Garmin如何自處?據聞正著眼自動駕駛方面。就如上述電視劇,其中一集講述男女主角組隊參加車載導航比賽,利用自研系統控制汽車避過路障,識別交通燈號和辨認行人等,全程不經人手全自動駕駛。不過,Tesla(NASDAQ:TSLA)、Alphabet(NASDAQ:GOOG)和百度(9988)等無人駕駛技術漸見成熟,Garmin能否突圍而出?還是靠自身導航技術與巨頭合作?我們拭目以待。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