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小心美元短期回升 可借勢低吸日圓 廖嘉豪
美匯指數回落至107.7,符合1月下旬提及的美元見頂預期,關稅對美元的支持作用漸減,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大多為談判籌碼,而押後執行加拿大及墨西哥關稅正好反映上述發展。美匯指數上周最低跌至107.3後,美元估值過高的情況已有改善,市場看好美元
倉位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美國第一季的勞動力市場數據自2003以來皆普遍好過預期,若關稅爭端再次出現,而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現季節性強勢,美匯指數或借勢反彈。短期美匯指數在1月低位106.97或有較大支持,回升阻力或是1月高位110.18。
若美元短期反彈,或可借機吸納升值前景較佳的日圓。美元兌日圓由1月6日建議或仍可吸納已累跌近3.7%至151.7,跑贏所有主流貨幣。日本受美國關稅影響較小,美國亦可能不會在目前美日峰會附近對日本採取強硬的關稅立場,日圓匯率仍比數年前年疲弱或令特朗普針對日本的貨幣政策,而日本央行較大機會將繼續透過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應對美國有關日圓弱勢的指控。日本央行副行長冰見野良三在1月14日及30日的講話偏鷹,認為「日本實際利率長期遠低於零並不正常」。若這是日本一眾主要官員的觀點,意味當日本通脹按年升幅達到2%後,日本名義利率至少將達2%,屆時終端利率將遠高於目前市場預期的1% ,而消費回升及服務業通脹升幅加快則是當中關鍵。
對全國通脹有啟示作用的東京核心通脹在1月按年升2.5%,升幅為去年2月以來最高。日本去年12月整體勞工現金收入按年勁升5.2%,高過11月的3.7%。實際工資按年升幅由11月的0.5%升至0.6%,即使日本通脹加速,實際工資仍連續第二個月增長。12月家庭消費亦按年升2.7%,大幅好過預期的0.5%,為5個月來首次回升,扣除物價因素的實質核心消費亦3個月來首次上升,實質家庭收入亦連升第三個月。東京通脹、薪金增長以及家庭消費皆反映日本內需增長動力持續,支持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日股回饋股東力道亦有增無減,日企在2024年財年的累計派發股息達18.3萬億日圓,連續第四年創新高,或續吸引外資投資日股,增加日圓需求。美元兌日圓若回升至154至155水平或仍是較佳吸納日圓水平。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