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聲興:特朗普汽車關稅對美國汽車產業不利 鄧聲興
特朗普日前宣布的「所有不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加徵25%的「永久性」關稅,及最晚一個月後將涵蓋特定汽車零組件,即將於美東時間4月3日起生效。早前消息公布時,全球汽車類股票受累應聲重挫,消息公布翌日美國通用汽車早盤重挫逾8%,德國福斯盤中跌逾2
%,南韓現代汽車收跌4.3%,日本豐田跌2%。
或許特朗普初衷有考慮對本土有益。除根據其政府估算,本次對進口汽車及零件的加徵關稅,將為美國財政帶來超1,000億美元的收入外,短期美國本土車企獲客受益於市場份額的被動拉升。但實際上長期來是「損敵不利己」的。
數據顯示,現時在美銷售的汽車幾乎有一半來源進口,就算是在美國生產組裝,亦有進近六成的零組件是來自墨、加,來自海外則更多。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汽車零件有42.8%來自墨西哥、15.99%來自日本、15.83%來自加拿大。故牽扯範圍及廣,或令全球汽車業「大洗牌」。
有分析顯示,若關稅覆蓋全部進口零件,北美地區約30%的汽車生產將因成本過高而中斷。特別是美國本土品牌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受創最深,因墨西哥是該等品牌的主要組裝產地,每年生產近400萬輛汽車,產業是高度外貿導向的,出口至美國的佔比近80%。有分析估計,如實施該關稅政策,或可能完全抵銷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2025年的利潤。
同時,連在美國生產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共同創始人馬斯克都公開回應,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特斯拉汽車零件造成的成本影響並非無足輕重,近期亦有傳言指其最快5月底前會離開政府效率部,去挽救特斯拉。美國政、商及汽車業有許多聲音對政策表示批評,足見政策對美本土影響之大。
整體來看,「特朗普汽車關稅」對車企的成本影響極大,對各品牌造成壓力。在成本增加下,在美銷售汽車價格必定也會提升,或降低消費者需求亦對購車者造成壓力,從而對車企、經銷商和消費者都有不利。而在此背景下,車企利潤減少,也或引發汽車業大規模裁員降薪,對美國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如若連同各國的反制和潛在反制動作,都將對美國總體經濟造成更多負累。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