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初:預測之恒指目標位已到達 後市如何走向? 鄧建初

市場普遍有一個錯覺,以為經濟好壞與股市必然扯上關係。然而,近年經濟甚差之英國、台灣及日本,其股市竟可創出歷史新高。箇中原因,應是影響當地指數甚重之龍頭企業,已變身成為賺取世界各地人民金錢的國際巨企,外資基金紛紛買入,故此股市表現
並不直接反映當地經濟。
港股近年走勢與外圍嚴重脫軌,應與美國政府大打關稅戰及對中港兩地的制裁,外資紛紛撤出有關。中港唇齒相依,美國政府藉著打壓香港以求拖垮中國。隨著美國打壓的影響力漸弱,加上內地調整政策,讓大量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外資為求在新股市場分一杯羹,已不理會美國政府阻撓,美資大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仍留港大做包銷分銷等工作。此外,亦吸引到中東等資金進駐本港。港股一洗頹風,港交所(00388)更是最大得益者,難怪股價大幅跑贏恒生指數同期表現。
初哥去年尾在本欄屢次提及,恒指有機會向上挑戰25,000心理關口位。至今年3月19日恒指高見24,874點,再度下跌至19,260點,唯未動搖初哥預測之信心,仍維持對後市邁向25,000點之觀點。
本欄7月13日「新股熱潮有因由,部份股民富起來」文章曾提及,大量睇好科技龍頭股騰訊(00700)之牛證股民已投降止蝕,加上指數重上23,870點之上,下半年大市仍可看高一線。
上周五晚(18日)美國預托證券,恒指曾衝破25,000點。隨著利好消息紛至遝來,大量優質企業排隊來港上市,美國減息,恒指衝破歷史高位或不是夢想。當然,樂觀之餘,仍要將止賺位推上24,150點。
資深股評家 鄧建初
(作者為資深股評家,縱橫香港金融圈近三十年,看透股壇光怪陸離,經歷多次「缸湖」浩劫,人稱「初哥」。)
專家點評 - 鄧建初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