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與消費品熱潮 助華虹股價衝新高
汽車電子與消費品熱潮 助華虹股價衝新高

華虹半導體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訊及工業領域。(網上圖片)
華虹半導體(1347)的主要業務為純晶圓代工生產,專注於嵌入式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擬與電源管理及邏輯與射頻等領域的晶片生產。集團
的生產線主要分布在上海的3座8英寸晶圓廠,每月產能約18萬塊,以及在無錫有1座12英寸晶圓廠,每月產能規劃為4萬片,至2026年更能擴產至8.3萬塊。集團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訊及工業領域,而受惠全球的汽車工業及電子消費品工業強勁增長,集團近年的整體業績出現明顯的增長。
華虹半導體上周剛公布了2025年半年業績,業績表現穩健,總收入約11.07億美元,同比增長17.9%,主要受12英寸晶圓(佔比57.3%)受惠於汽車電子、工業電子等需求的強勁推動,特別是功率半導體及特色工藝產品增長顯著(佔收入81.8%)。至於集團的整髊毛利率由第一季度的9.2%,升至第二季度的10.9%,主要是受惠於整體設備使用率提升至108.3%,以及產品的價格調升,而淨利潤錄則有小幅度的增長,達到800萬美元,同比增19.2%。

華虹半導體於2025年8月8日以 44元收市,全日下跌0.78 元或-1.74%。集團過去5年的平均Beta值為1.1,系統性風險高於大市,因此未來的股價波幅相信亦會較大,適合投資者在趁股價在短期抽升中獲利的股份。52周最高位曾見 45.98元,而最低位則曾見14.88元,以現價44元計,華虹半導體的股價較50天線仍高出27%。另外,現價亦較200天線更高出51.71%,因此,華雄半導體屬於短期走勢極強的股份。
技術走勢方向,華虹半導體股價於今年3月至4月中期間,在38.7元至40元期間形成了一阻力區間,股價期後反覆回落後,成功跌至29元後作出反彈,股價自7月24日以兩枝大陽燭升破該阻力區間後,一度作出回調,並曾返回39.1元後見支持,更在8月4日再度以大陽燭向上突破,走勢上已形成了突破阻力的形態,並繼續維持現有的一浪高於一浪走勢,升勢仍然持續並可以繼續吸引投資者入場。
至於買入的策略方面,華虹半導體的股價在今年2月曾達到最高44.2元,隨後出現回調。特別是在4月,隨著特朗普推動全球關稅政策,股價迅速下滑至25.15元,導致9天相對強弱指數(RSI)跌至30以下,並且回落至2月上漲的起點,幾乎抵消了所有升幅。其後,股價雖然持續波動,但仍然保持著逐步上升的趨勢。7月時,股價曾重回2月份的高點後再度回調,然而在上周成功突破該阻力位。雖然尚未出現顯著的上漲,但只要股價能穩定在43.25元以上,預計仍在創新高的過程中,且目前並未出現任何趨勢逆轉的跡象。因此,投資者可繼續保持樂觀。建議投資者可以在44元水平買入,上望49元水平。穿10天線可先行沽出止蝕。

投資專欄 - 彭偉新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