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刺激一鋪:月供meme股(高明)
笑到最後|刺激一鋪:月供meme股(高明)
via Getty Images
所謂喺非洲每過一分鐘,地球另一角落就少咗60秒。好多時你月供一樣嘢,最後都係供死會收場,受助人未必知道你存在,中介人就喺當地享受。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21年頭月供Gamestop 總回報11%
轉一轉念,同等嘅月供,放喺meme股上,買個希望,又會有咩結果呢?
上兩星期講過,通過30年每月供10美元麥當勞(MCD),計入股票分割和股息再投資後,回報為增長了約7至8倍。
Meme股始祖為Gamestop(GME)。假設從2021年1月Meme股潮發生開始,每月投入100美元買GME股票,至2025年8月1日共54個月,總共花咗5,400美元。GME係「迷因股」,股價受Reddit(RDDT)熱潮推動。2021年股價先低17美元,5月炒上50美元,年底回落40美元;2022年平穩喺25美元;2023年公司虧損跌至20美元;2024年轉型電子商務回升25美元;2025年約30美元。用平均投資法每月買入股數隨價格變:高時少買,低時多買,總計約200股。以今日30美元計,市值約6,000美元,賺咗600美元,總回報約11%,年化回報大概2-3%。
相比之下,每月100美元投標普500 ETF(VOO),假設年度化8%,54個月累積市值約6,300美元,賺900美元,回報16%,年化約3%。VOO穩步上升,因包含多間大公司,風險較低。
月供嚟計,供麥當勞、供VOO,基本上大部份時間都跑贏其他,當年買Meme股發達報導好多,事後繼續持有的話結果則冇乜著數。
GME平均投資法小賺11%,但風險大,回報輸給S&P 500 16%,當然,即使係同一月供方法買入,出貨時機都會有唔同,機本上假設VOO係會一路供落去,直到永遠。而GME呢類Meme股則係儲股,等機會「有下一個儍瓜」幫你接貨,然後獲利,下次又再儲過。
想悶悶哋咁贏,其實月供冇腦股或VOO已夠。但如果想刺激咁玩,則有其他股可以一試,輸曬則可賺經驗,雖然會輸機會成本。
高明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
IG:https://www.instagram.com/koming.usstocks/
作者簡介︰賺錢係目標,炒股係手段,專欄記載由手段到目標嘅過程。
本欄逢周六刊出
笑到最後 - 高明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