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耀:家族辦公室在家族財富傳承扮演重要角色 郭家耀

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宗慶後於2024年去世後,家族財產分配問題引發了法律訴訟,成為城中熱話。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成為集團接班人,但與她同父異母的三名弟妹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卻指控她未依父親的遺願為他們設立信託,並因此向香港法庭申請禁制
令,限制宗馥莉動用與遺產相關的滙豐銀行戶口,該戶口的資產淨值高達17.9億美元。
本案的主要爭議集中在遺囑的有效性及信託的設立問題。宗馥莉表示,父親在去世前簽訂的遺囑明確指出所有遺產歸她所有。然而,三名弟妹則主張他們手中擁有父親的手寫指示,該文件提到父親曾承諾為每位弟妹各設立一個7億美元的信託。
這份手寫指示成為案件的關鍵證據之一。原告指出,宗慶後在2024年1月底曾明確表示希望為三名弟妹設立信託,並列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包括先為宗繼昌和宗婕莉設立信託,待資金到位後再為宗繼盛辦理。然而,宗馥莉對此手寫文件並不承認,並表示自己已經有誠意與弟妹討論信託的具體條款。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認為雙方的主張均有爭議,因此決定先頒布禁制令,禁止宗馥莉提取該戶口的資產。法官強調,這一禁制令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資產,待內地法院對案件作出裁決後,再進一步處理資產的分配問題。
原告方面已於2024年12月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確認滙豐戶口內資產的受益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2025年5月通知原告,案件已被受理。這場法律糾紛不僅是財產的爭奪,更反映了家族內部的矛盾與信任危機。宗馥莉面對的指控不僅涉及金錢,還涉及家庭關係的破裂。原告認為宗馥莉對他們的冷漠與敵視,並指責她試圖獨佔家族資產。
今次訴訟,有幾方面令人搖頭嘆息的地方。首先,宗慶後早年已是億萬富豪,但要等到79歲臨終前,才撰寫遺囑和表達成立信託意向,這樣難免令人認為安排身後事的準備不足。而且,匆忙成立遺囑,可能導致安排細節不周,容易成為被挑戰的理據,引發後人為此進行爭議。
其次,在成立信託意向時,將家族財產受益人一方,作為信託受託人,難免形成利益衝突,成為今次爭拗的根源。若果一早能找獨立第三方來協助成立信託,爭拗便可盡量避免,某程度亦反映今次安排的匆忙。第三,傳統中國人古老思想是在生前盡量不提及個人財富身後的安排,正所謂「好仔不問爺田地」,但事實上沒有明確的安排及溝通,家族成員出現分歧是常見的事。若財富傳承的重要議題不能夠跟後代好好的溝通,達成一致意見,最終令家族成員出現糾紛,原先希望給予後人的祝福,便有可能成為詛咒。股神巴菲特財富傳承的成功案例,實在值得大家借鏡。
家族辦公室在家族財富傳承可扮演重要角色,協助有效管理和傳承資產,避免潛在的紛爭。家辦可採取多種措施,確保財富的平穩過渡。首先,制定詳細的遺囑和信託安排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文檔應明確財產的分配方式,並涵蓋所有家庭成員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成員的變化和需求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定期更新財產規劃是必要的,這樣可以確保它始終符合現實狀況。
其次,良好的溝通是避免紛爭的關鍵。定期舉辦家庭會議,討論財務狀況和未來計劃,可以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透明度。這樣,所有成員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擔憂,進而促進共識的形成。
第三,聘請法律、稅務和財務專家為家族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專業人士能夠幫助家族避免潛在的法律和稅務問題,確保所有決策都有專業支持,從而減少爭議的可能性。家辦亦需要評估和管理潛在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制定應急計劃,以應對突發事件或變故,可以確保家族財產的安全和穩定。
最後,選擇執行者或管理者時,應確保過程的公平性,並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定期檢查和報告家族財務狀況,維持透明度,這樣能進一步增強成員之間的信任。總括而言,通過以上措施,家辦可以有效協助家族在財富傳承過程中減少潛在的紛爭,確保財富世代傳承。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相關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專家點評 - 郭家耀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