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麥當勞沽港舖 從老麥角度分析(高明)
笑到最後|麥當勞沽港舖 從老麥角度分析(高明)
冇腦股麥當勞(MCD)喺香港啟動大規模商舖出售計劃,分階段放售
旗下全港逾20個物業,總市值接近30億元。首階段推出8個核心舖位標售,估值合共13.5億元,涵蓋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等黃金地段。據悉集團意向明確,打算「一件不留」全數清貨。麥當勞自1975年進駐香港,現時全港約有256間分店。2017年曾將中港業務售予中信財團,僅保留部分商舖業權。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貫徹「來都來了」精神 不如順便套現埋
香港主流分析集中於麥當勞點睇淡香港商舖,亦都列出上市公司及名人正在沽貨套現,麥當勞加入一齊掟對價格造成壓力等。今日換個角度,由美股麥當勞角度睇呢件事。
2017年中國及香港業務連未來20年特許經營權出售,嚟自2015年CEO Steve Easterbrook宣佈嘅策略,計劃到2018年底重新特許經營4,000間餐廳,將特許經營比例從81%提高到95%。
根據年報2015年2直營餐廳佔 17.66%(6,444 家),2024 年降至約5%(1,900 家);而特許經營餐廳比例從82.34%(2015 年)增至約95%(2024 年),大家睇戲都可能聽過,麥當勞係一間地產公司,2015 年租金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17.56%-24.58%,至2024 年增至30.31%-42.44%(年報冇直接寫,為估計數字),顯示公司更依賴特許經營及房地產租金,而非直營運營收入。
2017年Velocity Growth Plan,其中包括特許經營擴張與輕資產化,以及出售非核心資產,包括部分物業,特別是在高風險或低回報市場。處置非核心資產及資金再分配,於是出售香港低回報物業。
至於變賣物業後,會投資去邊?根據2024年年報,中國被明確列為高回報市場,計劃2023-2027年新增約4,000家餐廳(佔新增餐廳的近一半);中東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聯酋,被形容為新興高增長市場,因當地快速城市化和中產階級增長。
而美國仍是核心市場,資金繼續投入未來體驗改造(2024年完成約80%美國餐廳的現代化)和數位化(如Ready on Arrival外送系統)。或者隨住Tesla(TSLA)開嘅餐廳叫好叫座(睇片嘢食好普通),麥當勞又要投資更新。
簡單理解2017年出售麥當勞經營權,大致上已經處理咗,繼續收租符合策略,不過最新形勢可能令麥當勞改變主意,貫徹「來都來了」精神,不如順便套現埋。
假設過去30年,每月頭買麥當勞股份10美元,360個月投資3,600美元,考慮分割、股價增長和股息再投資後,現時約有約85-90股,現價計大約市值26,775美元至 28,350美元,大約升7-8倍,雖然冇得同Nvidia(NVDA)嗰啲比,但你細細個就食麥當勞,識呢間公司,一路食一路供,合理過IPO就開始供NVDA。
高明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
IG:https://www.instagram.com/koming.usstocks/
作者簡介︰賺錢係目標,炒股係手段,專欄記載由手段到目標嘅過程。
本欄逢周六刊出
笑到最後 - 高明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