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9月19日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9月19日


泡泡瑪特IP「不值錢」?
泡泡瑪特IP「不值錢」?


LABUBU為泡泡瑪特帶來豐厚利潤。(資料圖片)
若有人問,泡泡瑪特(9992)最值錢的資產是甚麼,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LABUBU」的知識(IP)產權。沒有錯,泡泡瑪特一系列的藝術家IP產權,為公司帶來豐

厚利潤和超高的收入增長。例如「LABUBU」的「THE MONSTERS」家族,今年上半年相關收入達到48.14億元(人民幣,下同),佔期內總收入約35%。其他藝術家IP包括「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等,期內收入皆超過10億元。總的來說,來自藝術家IP的收入於期內就有122.29億元,按年升幅達到232%,佔期內總收入約88%,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此外,產品獲利能力超高,期內整體毛利率有70.3%,就算是扣除所有經營開支後的經營溢利率也有43.6%。由此可見,泡泡瑪特目前擁有的一系列IP產權,絕對是惹人垂涎的金蛋。有趣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IP產權在內的無形資產,帳面值只有2.07億元,佔公司非流動資產總值僅是5.9%。

由於中期業績毋須披露無形資產的明細,翻看2024年年報,就會發現截至去年12月底「IP產權(即藝術家IP,與藝術家合作或者是公司團隊自有設計)」帳面淨值只有989.2萬元,但去年卻為公司帶來111.21億元收入,佔期內總收入約85%。另一方面,授權IP(即並非自家設計,純粹從外面買使用權回來,如迪士尼米奇系列)的帳面淨值是1.17萬億元,但期內相關收入只有16億元,佔期內總收入約12%。換句話說,「值錢」的授權IP帶來的收入有限,相對「不值錢」的藝術家IP卻帶來豐厚收入。



為何這樣?還不是拜會計準則所賜。目前針對IP產權的準則是《IAS 38——無形資源》(香港是HKAS 38),準則對資本化開發成本有嚴格的要求,要滿足並不容易。所以,那些公司內部設計團隊創作的自有IP及相關成本,一般都不能視為無形資產入帳,只能當成經營開支在發生時確認為損益。可是,若然IP是從外面購買回來,例如藝術家授權或獨家IP,一切就變得好辦。因此才會出現表面上不值錢但又會生金蛋的IP。

此外,相關的會計準則極度依賴歷史成本,除減值測試外,完全毋須考慮其公允價值。當然,在沒有活躍市場下難以估算是一大難題。還有一點,不少IP產權協議都具有變動付款條款,即是視銷量而定的變動付款,當觸發條件發生時須確認為損益。可是,銷量導向付款在高成長期將會放大費用,IP產權帳面值同時也被低估。

泡泡瑪特的情況,突顯了會計準則應用在不同資產的公允價值原則的不一致,弄到資產負債表人不人,鬼不鬼。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公司目前的市帳率有22倍那麼高。無他,既然財報未能對公司的資產作出合理估值,市場自然會作出修正。

IAS 38已經沿用二十多年,雖然經歷了幾次修訂,但顯然跟不上今天環境。會計準則制定者,你們聽到了嗎?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