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0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因兩件事顯得十分煩躁。
第一件是諾貝爾和平獎他落選了。他得不到諾貝爾獎,本來是除了特朗普本人及他的奉承者以外的全世界人類的共同預期,沒有甚麼值得奇怪,但他事先張揚,說自己應拿此獎,又不斷向挪威的諾獎委員會施
壓,最後卻是一場空,對於他這樣一個患有自戀症面子大於一切的人,如何受得了?

上周特朗普接連遇到不順心的事 (AP)
第二件是中國商務部在10月9日發出了2025年的61號公布,當中說明了中國對稀土出口的最新管理政策,若是出口的稀土最終會用作軍事或恐怖主義活動,出口申請原則上不會獲批,但若用在人道主義、救災、醫療等領域上,則連申請也不用便可出口。
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算得上是「有理、有利、有節」,擺明車馬反對戰爭,促進和平,但凡對人類有利的項目,都願意供應稀土,而並未用手上的稀土去霸淩別國,十分有節制。特朗普的反應卻一如既往,十分奇葩。他一方面說中國的動作充滿敵意,使人驚訝;又說中國一直都在埋伏(lying in wait),找機會進擊,他則一早便猜對了中國會這樣做,所以事實又再證明他一貫正確雲雲。若他真的一早便洞悉中國的策略,又怎會對中國的做法感到驚奇?又怎會想來想去也想不到有效對策,只能又再掄起再無多少作用的關稅大棒,揚言要再加中國100%關稅?
我們不要忘記,從2017年關稅戰開始至2024年,中國雖受關稅困擾,但貿易順差上升了119%,貿易總量上升了50.1%,中國根本不怕美國的關稅。

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有理、有利、有節」,表明反對戰爭促進和平。(AP)
美兩「工業政策」,釀禍害根源
要分析為何美國面對中國時陷入無牌可打的局面,我們可以美國的「工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這一視角談起。
所謂「工業政策」,廣義上可定義為政府選擇性地動用資源支持或補貼一些行業,以期它們能更快發展起來,這些行業也不一定都是工業的,廣義地包括服務業也無不可。西方主流經濟學界一向反對「工業政策」,認為某行業若是符合成本效益,能夠賺錢,根本便不需扶持,企業家自會選擇投資,而且政府對哪種行業最有效益,一向判斷力甚差,比不上市場中的企業家,所以動用公帑搞「工業政策」是浪費資源。更有甚者,政府選擇誰可得到補貼,往往受到哪一個利益集團更有影響力所左右,而不是取決於選了誰對社會最有利。
美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自由市場有時得到不錯的貫徹,有時則不然。美國開國之父之一的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他所寫的《聯邦人文集》第10篇已有論斷,美國的政策,有受利益集團左右的風險。上述經濟學界對「工業政策」的批評,並非無中生有,而是見到了西方,尤其是美式的「工業政策」所帶來的弊端所總結出來。美國最重要的兩個「工業政策」,恰恰是造成今天美國以至世界巨大損害的禍源。
美軍工業獲補貼,大發戰爭財
直接或間接補貼軍事工業,以致美國社會形成了權傾朝野的軍工綜合體(MIC,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是第一個禍害美國及世界的「工業政策」。

軍工綜合體在美國權傾朝野,往往在政府背後推動戰爭。(AP)
美國二次大戰前軍力薄弱,沒有出現MIC的條件,但二次大戰打下來,美國迅速成為世界兵工廠。這些兵工廠不會願意世界持續和平,因為沒仗打,它們便要關門大吉。二戰後美國大小戰爭不斷,極為好戰,且喜歡打毫無意義的仗,MIC背後發功,無所不用其極。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本有不捲入戰爭的紀錄,但第二任期內他派機轟炸伊朗,已打破了他不好戰的形象,亦顯示出他有如其他總統一樣,無法擺脫受MIC拿捏的宿命。他若想順利繼續當總統,便不能得罪MIC。這個利益集團是美國深層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打仗便是他們獲取利益的途徑。
中國商務部61號文件卻是攻其要害。MIC所包含的公司要靠製造武器發財,但中國卻說對這些公司不能提供稀土,意味著她們造不了多種先進武器或運輸工具,這如何了得?特朗普能不心焦?
政府包底銀行濫借貸,金融動盪
美國另一項重要的「工業政策」是用在金融業,最引起世界動盪的是2008年金融海嘯。這次金融危機的出現,正是由美國政府的補貼政策造成。查金融海嘯之起因,是銀行濫把款項借給毫無經濟實力的買樓者。為何銀行會有此行為?是因為半國有的房利美及房貸美(今已變成國有)願意把銀行的良好及不良貸款都買下所致,銀行得到政府資金的包底,再無心理會金融風險,最終禍延全球。

美國政府對銀行業的補貼政策,是導致2008年金融海嘯的元兇。(AP)
今天,華爾街與美國政府在各方面的「合作」,已使我們有時不易分辨誰是老闆。有一點我們大可推斷,華爾街雖不見得認同所有美國參與的戰爭,卻肯定希望美國軍力能維持世界一哥的地位。美元霸權與美國軍事霸權互為補充、互為支持,缺一不可。
中國推動和平,不對外國軍工業供應稀土,是精準打擊其要害,特朗普扛不住,怎會不煩躁不安,胡亂出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識庫】中國商務部61號文件重點
-中國商務部2025年第61號文件是一項針對稀土物項的出口管制公告,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
-組織或個人若要出口含有中國原產稀土產品,或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製造的產品,須取得商務部的「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
-向境外軍事用戶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向出口管制名單或關注名單上的進口商與最終用戶出口也原則上不予許可。
-禁止用途: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恐怖主義活動、軍事用途或提升軍事潛力。
-若涉及研發或生產14納米及以下邏輯芯片、256層及以上存儲芯片,或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能技術,將逐案審批。
-如用於緊急醫療、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救援,可免申請許可。
(本文原載於10月17日《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
雷鳴天下 - 雷鼎鳴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