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5年10月27日
香港有能力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嗎?
香港有能力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嗎?
香港有能力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嗎?
特首在施政報告裏表示:正加速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黃金交易中心。這項工作如果能夠取得成績,將可加強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經濟帶來新動力。社會對此當然有所期盼。
其實,香港一向已是東亞地區最大的黃金交易中心,香港的金銀貿易場成立已有逾100年歷史,交投量僅次於紐約、倫敦。可惜,運作方式傳統有餘,國際性不足,未能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融入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發展的格局受到一定限制。
現在由特區政府帶頭,又撥地興建2,000公噸級的黃金儲存倉庫,又建立交易中心與清算系統;既有硬件建設,又有軟件配合,只要推行恰當,勝算甚高,當可成為特區政府一項值得引以為榮的政績。
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條件從來沒有今天這麼好過。原因是中國自改革開放後,老百姓的收入漸豐,開始有條件作財富積累;加上中國人對黃金情有獨鍾,有餘錢就喜歡買金,令上海交易所成為世界黃金現貨交易額最大的交易所。2025年的成交總額估計可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充分體現出,凡是中國人參與的,都很快會成為世界第一。香港黃金交易如果有中國內地的需求參與,將不難在國際上舉足輕重。
現實是,中銀香港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版A類國際會員,已在今年中確定會在香港設立國際版的指定倉庫,並推出以香港為交割地的黃金合約,這顯示,上海黃金交易所已不滿足於只做內地市場的生意,還想涉足國際市場,並想在國際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上海黃金交易所要涉足國際市場,面對的制約很多,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不足,以及國內法治水平仍未達到國際投資者的普遍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香港的內聯外通功能正好發揮作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進口國和消費國。香港的黃金交易所有上海黃金交易所這個大客戶,今後不愁沒有生意。特區政府應放心在這方面大力投資,大展拳腳,將來必有豐碩成果。
近年,特區政府已引導金銀貿易場轉型,改革成為香港黃金交易所,為現貨黃金與白銀的交易提供清算交割。不過,這個清算系統現時尚欠專業,還得透過進一步立法和改革,才能與國際平順接軌。
此外,香港現時的黃金儲存倉庫並不足夠,將很難應付未來定將急速增長的生意。現時位於赤鱲角機場的貴金屬儲存庫,容量只有150公噸,政府有意分階段擴建,初步先擴建至可存200公噸,長遠是要把容量增加至2,000公噸以上。
香港是一個不設關稅的自由港,有暢通的外匯流通與資訊流通,法治基礎鞏固,以及專業操守可靠。如能配以安全的儲存倉庫與清算系統,加上有中國內地這個大客,競爭力足以把紐約倫敦比下去。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