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富專欄 - 郭釗 2025年10月1日
樓市不再救 房屋政策才是重心
樓市不再救 房屋政策才是重心

樓市不再救 房屋政策才是重心
李家超最新施政報告,重點訊息非常清楚——香港人要接受「吉舖」成為常態。北上消費、網購普及,加上經濟下行,零售與地產再難回到舊日黃金年代。政府不會為投資者救市,而是把焦點放在「安居」而非「撐樓市」。
房屋政策成為核心。施政報告提出,未來5年將提供18.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包括簡約公屋),平均每年約3.8萬個,遠比過往大幅增加。公屋輪候時間已由3年前的6.1年降至約5.1年,目標是進一步縮短至4.5年。年底前會有1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落成,明年中再有2萬個,為劏房戶帶來即時改善。

這種取態與中央「房住不炒」的定調一致。自2019年社會運動後,中央認為樓價過高、地產霸權令年輕人難以安居,成為社會不穩的根源。如今政府選擇加大供應,即使樓市下行亦不會減少建屋,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亦繼續推進,務求「人人有屋住」。
這意味市民不要再幻想政府會透過減印花稅放寬投資移民買樓限制來托高樓價。未來政策方向是以供應壓縮輪候期,保障基層與中產基本住屋需要。對投資者而言,正如兩年前本欄所言,樓市炒賣黃金年代已過,取而代之是「住屋」為中心的房策時代,港樓不再是投資工具,僅是比私家車貶值慢一點的消費品。
HEA富專欄 - 郭釗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