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美元兌日圓受制155;澳元兌美元或上試0.67 廖嘉豪
美國政府結束停擺,市場靜待政府數據出台,9月非農應不遲過下周二公布,雖然政府發言人聲稱或永不公布10月非農及CPI報告,但近期私營機構公布的勞動力數據繼續欠佳,ADP最新按周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的美國私人職位在4
星期內平均每周減少1.125萬個,美國創造職位能力有限,加上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仍處周期高位,不利失業率回落。雖然利率期貨對12月美國減息預期的機率跌至約45%,並令美股美債價格在上周四顯著回落,但美元同日則不升反彈,過去一個星期亦跌近約0.6%。目前仍預期美元較大機會因減息預期升溫而回落,沽美元買澳元或日圓仍較吸引。
澳元兌美元上周升約0.8%,料續可上試約0.67左右。澳洲就業環境與美國弱勢相反,10月份失業率從 4.5% 跌至 4.3%,就業人數增加 4.2萬人,高過市場預期的2萬人超過一倍,並且主由全職職位帶動,勞動力需求正推動職位按年增長加速至2.0%,略高於1.9%的勞動力供應按年增幅,反映勞動力供不應求。就業市道利好消費者情緒,消費者情緒指數在11月大升12.8%並重回擴張區間的103.8,創4年新高。而商業情緒指數則一直維持在擴張區間,消費者及商業情緒或帶動第4季澳洲GDP增長。市場對澳洲央行的減息預期亦降溫,明年5月前減息0.25厘的機率跌至約32%,開始接近花旗分析員預期不再減息的預測,配合美國續需減息支持當地勞動力市場,澳元美元息差續有收窄空間,支持澳元。
人民幣較大機會繼續升值亦有利澳元。人民銀行過去大半年一直降低美元兌在岸人民幣中間價,預期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基調在《第十五五》中更加積極,而貨幣強勢可能是刺激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需求的必要條件,預期美元兌在岸人民幣在2026年或可逐步下試7算,而人民幣升值或可減輕中國與其他國家因貿易而起的緊張關係。
日圓上周暫未能受惠美元回落,美元兌日圓升近1%,但仍受制提及的155阻力,在154至155區間買入日圓的風險平衡或仍吸引。利好日圓的結構性因素保持不變,日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續升,過去10年日本大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投資海外而顯著回升;日股提高股東回報的行動未有減慢,股份回購規模在今年4月至6月高達9.1萬億日圓,再創季度歷史新高;加上高市政府較積極刺激投資氣氛,或鼓勵外國投資者持續加配日股。海外投資者買入日股的規模累計升至近11萬億日圓,超越疫後峰值,但仍遠低過安倍時期的近25萬億日圓。環球投資者增持日股為美日息差收窄以外的重要利好日圓因素。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