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紫珊:分批布局中國內需及科技板塊 鄺紫珊
內地A股市場今年以來資金流入加速,推動股市上揚,雖然股市經歷調整,但相信在科技股領升下,加上板塊輪動,未來仍有繼續上升機會。
上證綜合指數在10月底時創下十年新高,在「十五五」(第15個5年)規劃方向,多個產業政策都有利內地資產價值重
新被估值。隨著內地本地資金持續從銀行流向股市,加上美國重啟減息,人民幣有望保持強勢格局,以加強外資對內地及港股的吸引力。
內地市場積極鼓勵外資投資,有利加速推進外資加碼投資內地資產,據了解,內地證監近期將加快落實2025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一系列的重點政策,包括優化QFII制度方案,進一步優化准入管理、投資運作等安排;有關政策相信可進一步提高跨國投資融資的便利,讓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投入更多關注。
內地政府將加強推動產業政策,尤其在科技創新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機械人、創新藥等,為防止行業惡性競爭,相信「反內卷」主題政策也會實施,相信中長線而言將可有利行業的健康發展。
雖然中美貿易等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但目前內地股市的市盈率仍算便宜,可不妨分批布局中國內需及科技的A股基金,或以定期定額投資,以掌握市場長期投資增長機會。
另外,根據歷史經驗,美國政府「關門」多屬短期政治紛擾,對企業盈利與經濟影響有限。若市場出現短線震盪,反有利提供中長期投資布局機會。隨著生成式AI技術推進,科技股必定成為市場主流關注,龍頭企業將持續增加資本以提升AI發展契機,鞏固市場領導地位,不難發現博通、高通、英偉達等巨企已開始展開合作,從軟件、硬件以至平台,巨企之間都加強合作,這將有利AI未來的正向發展。
近期美股很大機會將進入調整階段,美國政府「關門」相信只為短期政治因素,對市場影響有限,短期修正是屬於健康的調整,雖然市場有意見仍為AI泡沫化升溫,但短期爆破的可能性較低,相信科技股與AI相關標的仍為中長期布局焦點。
國際金融財務策劃師學會委員鄺紫珊
星期一‧炒啲乜 - 鄺紫珊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