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基金觀點 - 吳家俐 2017年2月24日

基金觀點 - 吳家俐 2017年2月24日


基金觀點:
通脹回升或屬暫時性


■耶倫指美國通脹及失業率已接近央行目標水平,若遲不加息屬不智。 資料圖片



近期美國、中國及歐洲等多個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數字持續回升,三地最新的CPI按年增幅分別升至2.5%、2.5%及1.8%。耶倫早前在國會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通脹及失業率已接近央行目

標水平,若遲遲不加息實屬不智。人行早前亦曾調升回購利率及中短期借貸利率,雖然未必直接與通脹回升有關,但中央對資產市場過熱顯然抱有戒心。歐央行自今年4月起亦會開始減少每月買債金額,雖則央行堅稱不算是退市策略,但通脹回升間接為貨幣政策提供了「不用那麼寬鬆」的理據。

導致美國以及全球多國通脹上升的一大原因,是商品價格在過去12個月大幅上升,CRB商品指數其間升逾兩成,不但直接推高各國的CPI及PPI水平,而且亦間接引發核心物價上升。扣除了住屋、能源及食品等必需開支後,美國零售物價呈現下跌,意思是隨著必需品的開支不斷上升,家庭及個人的消費能力卻有所下跌。

商品價格過去一年升勢較大的動力來源是供給側因素,其中包括主要產油國達成了減產協議,以及中國積極去庫存,而金屬價格此前幾年經歷大幅下挫過後,導致多國礦業商因營收及資金不足而被迫停產或減產。雖然近年中國持續擴大基建開支以撐經濟,美國新政府亦醞釀推出基建項目刺激增長,惟此等措施只能局部彌補全球經濟疲憊所引致的需求短缺,暫時並未足以推升商品價格持續向上。

考慮到商品價格走勢在過去6個多月以來已轉趨平穩,意味著未來一兩個季度因基數效應導致通脹上升這現象將逐漸退去,上述各國的CPI及PPI按年升幅料會見頂回落。通脹上升大概只屬一暫時性現象,從央行的角度來看,聯儲局若不趁勢在未來幾個月內加息一次,或許就會失去這大好良機。

從經濟的實質狀況來看,美國失業率跌至5%以下,央行稱之為接近全民就業,惟就業不足率卻處於9.4%的偏高水平。就業不足率偏高,是特朗普政府提出需要財政刺激措施背後的一大理據(若然全民就業那就不需刺激措施了);此外,白宮官員早前亦多次提示美滙過高不利出口,聯儲局加快加息步伐除會推高美滙,亦會推高發債成本,對銳意推行財政政策的新政府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壞的消息。特朗普未來會如何處理央行及填補多名理事的空缺,或許會為白宮及聯儲局之間現存的政策矛盾提供一個化解的契機。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
基金觀點 - 吳家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