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利財筆記 - 林本利 2019年11月23日

2019年11月23日



筆者向來不鼓勵投資外幣,因外幣一時升,一時跌,長遠而言屬「零和遊戲」,只能賺到利息。特別是過去10年全球主要央行推行貨幣量化寬鬆政策,持有外幣幾乎沒有利息收入,更不值得投資。至於投資海外物業,始終隔山買牛,贏面不大。

最近半年,香港政局不穩,不少港人為下一代着想,把子女送往海外升學,以及在海外置業,當

作買政治保險,海外升學和置業的講座場場爆滿,申請移民的數字直綫上升。

自從2014年人大常委定下「八三一」框架,為香港普選全面落閘後,筆者已對落實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所講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存疑,實在要認真為下一代安排後路。

近月不少朋友及學生向筆者提問,應否把子女送往海外升學,以及在海外置業。筆者覺得作為一個審慎的投資者,若有能力,當然要為下一代着想,為他們預備後路。從網上的信息可見,內地及本地的財閥和政商界領袖,絕大部分都把子女放洋,透過開設離岸戶口把資金調往西方民主國家,明顯對本身的制度缺乏信心。

最近一年,美國經濟轉弱,但經濟增長依然高於日本和其他歐洲國家,故此美元維持強勢,美滙指數一度逼近100點。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維持強勢,雖然對香港經濟不利,但港元在海外的購買力則顯著上升,有利於海外升學和置業。

筆者整理了過去10年,30年和50年的外幣滙率數據(截至今年9月),包括平均價和標準差。外幣當中,以英鎊最弱(主要受脫歐所拖累),過去10年的平均價由以往的超過12港元兌一英鎊,下跌至只得11.5港元。早前更一度跌至9.4元,低於過去30年的平均價減兩個標準差(出現機會少於2.5%),故此筆者一直鼓勵在有需要使用英鎊交學費和置業的國家大舉買入產業,認為輸極有限。

2010年7月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基建(01038)財團在英國投資電網,作價57.75億英鎊,當時英鎊滙價是12.1港元兌一英鎊,即收購價高達700億港元。隨着英鎊跌至10算左右,這項投資單是滙價上的損失已超過120億元。因此港人若現在以10算購入英鎊,已遠勝李嘉誠及筆者(以平均價11.5元入貨買樓和交學費)。

2005年7月中國政府進行人民幣滙率改革,2014年12月開始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CFETS Index )掛鈎,平均價在1.15至1.18港元兌一人民幣。故此早前筆者建議若要做人民幣定存,可以在1.13港元以下才入貨,每年收息3厘,持有兩、三年很大機會可以財息兼收。

至於歐元,在1999年1月才正式成為歐盟會計帳目上的貨幣,到2002年1月歐洲央行才發行紙幣和硬幣,故此計算平均價和標準差時,像人民幣一樣,不宜採用30年歷史數據。



主題﹕【心裡有數 拆解財務數字 分析投資實例】

日期: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時間: 7:30pm – 9:30pm
地點: 香港北角渣華道321號柯達大廈二期5樓
費用: 早鳥價每位HK$330(原價HK$380)
*凡於11月26日(星期二)或之前報名,可享早鳥價。

費用:HK$330.0
講座詳情:https://tinyurl.com/ims191209
節錄自第631期《iMoney Focus》。
2019年11月23日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imoney.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