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政治能量
Uber利用大數據作遊說。(資料圖片)
大家都知道大數據分析對經濟的好處。以共享經濟為例,Uber等共乘交通網絡公司的供求大數據,有助於它們作即時定價,評分的大數據亦可解決市場內的訊息不對稱問題,結果是大家等車的時間縮短了,多人共乘亦可以令私家車的需求和流量減少,
間接解決交通擠塞的問題。
再以金融大數據為例,信貸公司如螞蟻集團等利用信貸紀錄的大數據,可以分析不同類人士的借貸風險,即使只是小額借貸,只要市場夠大,可以把市場的借貸利率壓低,造成雙贏的局面。
然而,雙贏不一定是多贏。Uber對傳統的士利益帶來的衝擊大家都耳熟能詳,而螞蟻在內地搶了誰的生意,大家亦心知肚明,這也許就是熊彼得口中創新所帶來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吧。
這些初創企業要有一定的政治能量去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就以Uber等共乘交通網絡公司為例,上星期的美國大選日,除了總統選舉之戰外,在加州通過的「第22條議案」,亦會對共享經濟有重大影響,這議案要公投的是:是否將Uber等共乘交通網絡公司的司機,在法律上視為外判工(independent contractor)。
如果議案不獲通過,這意味Uber和司機在法律上會有僱傭關係,前者因此要為後者提供最低收入、醫療以及保險等保障,Uber等共乘交通網絡公司的成本將會大增,該議案作為先例甚至可能影響其他共享經濟日後的發展。在這次議案通過之前,Uber等共乘交通網絡公司已經嘗試從法律途徑挑戰該議題,可是當地每一層法院都判其敗訴,這次的「第22條議案」可算是它們一戰定生死的最後殺手鐧。
為了穩操勝劵,Uber等公司花了約兩億美元向全州居民進行遊說,在街上掛橫額當然少不了,很多人更每日收到幾次奪命追魂call,Uber大數據裡的乘客和司機更不斷收到訊息,希望他們能夠投下神聖一票。
根據賭盤,選前Uber獲勝的機會一直領先,結果它們亦以近六成的選票獲勝,它們及其他共享經濟的獨角獸可說是鬆了一口氣,Uber的股價亦在大選翌日大升接近15%。
由這次選戰可見,這些科技初創企業除了可利用金錢外,亦可利用其大數據來增加其政治資本去達到其目的。當然,各處鄉村各處例,這些利用大數據累積政治資本的能力,在不同的民主制度下亦會有所不同。
免費早餐 - 梁天卓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