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21年3月3日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21年3月3日


財經論壇︳派消費券 並非上算(羅家聰)


若5,000消費券元只推到2,500元銷售,以720萬人受惠計,即180億元沒經濟效益。

預算案的一大焦點,是5千大元消費券。要評價幾有用,首先要提及些經濟理論。第一,經濟周期的學術共識是,消費的上落(或波幅)一般不及GDP,更不及投資。這倒不難

理解:人可每日投資數萬元,但要餐餐食、玩、買幾萬元,則顯然難得多了。任你多麼富貴,買來用、食落肚的還是有限數,故甚麼報復式消費,根本難以持久。

第二要知道的,是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這概念。簡言之,這指每多1元收入(dY)後會消費多幾多毫子(dC)。留意當中的「多」字,代表額外概念,簡單微積分的表達即dC/dY。由凱恩斯起已有消費函數(consumption function)C = a + bY(而0 < b < 1)這套理論,概念源於收入和消費皆是流量(flow),而這b正是MPC,少於1代表量入為出。衡量消費券的效果,就要比較正常情況下的MPC和給予消費券的MPC有否統計顯著分別,而這些簡單研究百年來已做過無數。

由Christopher Carroll等人刊於2017年Quantitative Economics的搜羅表列所見,研究普遍發現MPC介乎0.3x至0.6x,或大概⅓至⅔之間。非耐用品的數字較低,多於0.5(½)或以下。Scott Baker等人去年9月於NBER 27097估算美國去年派錢的MPC介乎0.25至0.40。Moon Jung Kim等人去年8月於IZA DP 13567估算南韓於2016年和爆武肺後兩次派消費券的效果,均發現統計上並沒有顯著提升銷售。Feng-Li Lin等人去年6月於Sustainability (12, 4895)估算台灣在2009年派消費券,也發現無效。

近年少數找到見效的消費券研究,一是Chang-Tai Hsieh等人2010年JPE (94, 7-8)對日本的研究,但發現非耐用品和服務的MPC不統計顯著,而半耐用品的則僅0.1至0.2。另一研究為Qiao Liu等四人於去年6月發表對杭州數碼消費券的估算,不過MPC卻大得離譜達3.4至5.8!四人作了些行為原因解釋,但這並未發表於任何學術期刊。

看來消費券的MPC約0.5,且未必顯著。若5,000消費券元只推到2,500元銷售,以720萬人受惠計,即180億元沒經濟效益。

羅家聰
mewe.com/join/lawkachung、facebook.com/kachung.law.988、lawkachung@gmail.com

-----------------------------

掌握理財智慧 感受生活品味
investMAN全新網頁 優雅登場
-----------------------------
點擊即睇《Bitcoin投資入門手冊》
一書盡覽新手必讀資訊
-----------------------------
【全球樓行】 Dream House零距離
屬於香港人的移民攻略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