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優勢與關注位
蘇彝士運河發生世紀大塞船,損失或達每天100億美元,埋單分分鐘唔見1,000億,原材料價格也因此上升,聽落好似事不關己,其實息息相關。全球運輸成本最低的,是海運,以紡織業為例,由現正出名的新疆出產棉花,運到青島去織布,上海做設計再到福建生產,最後運到歐美零售,過程運
輸次數不少,只因是海上航運便宜而且量大,才能做到連鎖店品牌一百幾十蚊一件杉。自古以來,港口經濟比內陸好就是這原理,雖然現時陸路高鐵路橋發達,歐亞大陸已接通,但跟海路的運載量相比,還是相距甚遠。若將所有分工的城市結合在一起,就是灣區同效化的概念,產生協同效應。世界三大灣區——紐約灣是金融灣區,東京灣是產業灣區,舊金山灣是科技灣區,而粵港澳大灣區是將金融生產科技集於一身的攞你命三千灣區。
大灣區常住人口大概是7,000萬,預計未來會增加到1億4、5千萬。第一個問題是「何時」?會否在我們有生之年看到?第二個問題是先升哪裡?或是下一次升哪裡?大灣區政策由2015年提出開始後,人口流入的速度明顯加快,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所以,趨勢已經形成。而全球海運優勢方面,在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會逆轉,加上中國的強大勢頭,理論上九加二城市都會受惠。港樓雖然難跌,但要倍升,已冇可能。我們一代香港人投資樓市,習慣了倍升,未來十年國內倍升機會肯定比香港多,同樣,風險也比香港高得多,因為始終人生路不熟,環境好通常有伏。是告誡各位要先研究,後投資。
HEA富專欄 - 郭釗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