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專家點評 - 林嘉麒 2021年11月16日

專家點評 - 林嘉麒 2021年11月16日


林嘉麒:內地難跟隨外圍退市 林嘉麒


內地經濟增長前景的憂慮,是內地及香港股市疲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周一(15日)公布多項10月經濟數據,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好過預期,惟固定投資、外商直接投資(FDI)等數據不及預期。

事實上,經濟數據差不是10月才開始的事,每況愈

下情況明顯。當外圍開始討論退市或加息的時間,內地似乎未有條件。內地救市可以單靠「大水漫灌」嗎?答案是不行。原因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與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增速差距(又稱剪刀差)持續創歷史新高。

10月份CPI和PPI的漲幅均有所擴大,其中CPI按年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PPI按年上漲13.5%,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從漲幅擴大情況看,主要還是由於PPI漲幅擴大,帶來CPI和PPI的差距擴大。期內,PPI與CPI剪刀差已達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這情況已不容內地放水。

現時內地的剪刀差問題,最直接原因是基數錯位。去年CPI高、PPI低,同時量寬下,令大宗商品出現投機炒作,形成PPI升得快,同時CPI跟不上。上一次出現類似的剪刀差是在2017年,在2017年以前,PPI和CPI基本上是同步波動,而2017年剪刀差出現的背景正是國家推行「供給側改革」,同樣是內地經濟的特色,因此較難以傳統或外國標準去分析,結果是投資者一方面不會認定問題,另一方面也不願意投資,形成更深層次政策與市場的博弈。

連續多月的剪刀差問題,國家統計局歸納成兩個簡單因素: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國際能源供求比較緊張,價格持續上漲;二是內地煤炭、金屬部分行業供給偏緊帶來的影響。國家相關部門已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場保供穩價力度,並指目前效果逐步顯現,主要能源產品供給也在增加,價格情況有所改善。

不過,CPI代表著市場經濟的真實需求,而PPI代表著政府投資所需的資本與生產資料的需求,若剪刀差是短期高企的話問題不大,但長期的高剪刀差隱含著潛在的結構性危機,是過度依賴投資和債務刺激生產資料需求,反映近年上遊影響PPI的國企與下遊受制於CPI的民企之間的矛盾,也反映不出總需求。

現在,民企經營狀況未太樂觀,加上內地房地產爆發的負財富效應,仍需繼續觀察。綜合多方面因素,港股估值平是有原因,難怪恒指每次反彈都缺乏連續性。最起碼剪刀差問題一日未解決,要相信內地經濟有動力也不容易。

新城晉峰資產管理董事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未持有以上股份)

專家點評 - 林嘉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