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何以成功?
中國式現代化何以成功?
中國共產黨花了一百年的時間(1921年建黨),把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一個連美國也感到威脅的現代化國家,絕不容易。而其速度之快,以及規模之大,真可稱是世界之最。
上世紀初,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生產力與歐美先進國
家相差十萬九千里,連火柴(當時叫洋火)與鐵釘(當年叫洋釘)都不懂得生產。到今天,中國已是全世界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全世界都在用中國的產品。美國引以為榮的Tesla與Apple產品,若果沒有中國製造業的支持,就很難像今天那樣行銷世界。
中國式現代化何以成功?
中國除了善於生產之外,還在科技現代化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績。在太空探索、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方面,中國都有自己的突破。
為甚麼西方國家要花三、四百年才能做到的事情,中國只花了一百年的時間便能做到呢?西方的解釋是中國有後發的紅利,因為後發者可以不用自己發明創新,只需抄襲別人的做法,那當然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不過,這不能解釋,為何後發的國家這麼多,卻並非所有後發的第三世界國家都能因此而有所得益?再者,中國亦並非單曉得跟著西方屁股走,在不少領域都是有自己的研發與突破的,中國在5G通訊、量子計算、綠色能源等範疇,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其中很多還是在西方的技術封鎖下取得的。
當然,中國有大量利用後發紅利,但能在現代化的路上跑得這樣快,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國選對了路。
新中國建國初期,一些西方的學者建議中國應先發展輕工業,其產品可以直接在市場出售,迅速獲得回報;但毛澤東卻堅持先集中力量搞重工業,如挖礦、煉鋼、建發電廠、造船及機床製造等,務必先打好基礎,才追求盈利。這樣雖然在起步時辛苦一些,但產業鏈會齊備一些,以後不怕被外國卡脖子。
到中國經濟有一定的基礎之後,又有西方專家建議要多發展服務業,但中國卻依然偏重製造業。因為,沒有製造業的經濟是脆弱的,受不起衝擊的。西方今天的困境,就是因為製造業外流所造成的。
此外,中國又著重實體經濟,沒有因金融經濟容易賺錢,可以佔弱國便宜,而把更多的關注放在金融業上。中國政府更關注的,是民族的復興與國家的長遠利益。
美國是到了近年,才有人懷疑過度著重金融業可能會害死美國。Elon Musk曾在接受訪問中感嘆,從美國名大學出來的精英,一畢業就往華爾街鑽,想學巴菲特那樣,憑懂得判斷某個時段該買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就可以賺到錢;而不肯捲起衫袖,跟他入工廠搞生產。美國的一哥地位可能不保,就是因為在現代化的路上靠錯了邊。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