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一專欄 - 傅允軒 2023年10月27日
想辦法推動恐慌性吸納|傅允軒專欄
廣告
上週本欄提出了三個讓外資重臨的可能性,分別是(一)中央減少對「市場」的幹預;(二)港股要跌得夠平;(三)中港政府可以考慮反向操作,先放寬外資沽空港股,激活外資對港股的參與度,然後在較後時間製造爆炸性的利好消息,讓淡倉回補買盤成為升市的動力。
閱讀全文
重溫以上三點,原因是在該文「出街之日」,內地就宣布一項與上文完全相反的措施⸺將沽空股票的法定保證金比率大幅上調。此舉原意是希望透過增加淡友的交易成本,減少眼前這一刻的沽盤數量,而這措施是在匯金宣布增持四大行之後不久公布,算是組合拳的一種。
相對於過去一段日子插手各行各業來說,「加孖展」只是稍為修改遊戲規則,說不上對市場的幹預,但亦不太睇好。
最大問題是,在A股未曾進入恐慌性拋售之前,增加造淡的孖展其實十分不智,原因是此舉是實實在在的替淡友去槓桿,令到跌市變得更加「健康」。
淡友造淡更獲保障
所謂去槓桿,就正如中央為內房拆彈,原意亦是替內房消除泡沫,讓地產市道變得較健康。既然懂得這樣思考,那就令人費解,在相同道理下,為何當局沒有想通,增加淡友孖展,變相就是讓跌市變得健康的道理。托市之手很快就會感到吃力,因為他們今後面對的,將會是實實在在的沽盤,而非實力較弱的投機性沽盤。
圖片來源:patreon@EDfattogether
勁一專欄 - 傅允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