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局本周一(16日)定會宣布減息,已是市場共識,但會減0.25厘,還是減0.5厘,卻由月初較傾向於減0.25厘,演變為上周對美聯儲局減息半厘的預期再次升溫,減半厘的機會最新是50%。投資者可以點睇?
順藤摸瓜,先看看減半厘機會佔50%的來源。根據本報引述FedWatc
h的資料顯示,減息半厘(0.5厘)的機會率大升,與減四分之一厘(0.25厘)的機會各佔一半(50%),是在美聯儲局的「線人」說美聯儲局正考慮減息幅度之後,但這個「線人」是誰?可靠嗎?原來是《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
蒂米羅斯被視為美聯儲局「線人」或「放風者」,是因他自2022年以來,成功「預測」了美聯儲局的每一次利率決定,故有此稱號。有傳媒報道表示,美聯儲局甚至曾向他透露擬定了的決策。
蒂米羅斯近日撰文表示,由於勞動力市場降溫,以及近期出現滯脹跡象,減幾多息對鮑威爾都是兩難。他引述美聯儲局前副主席指,風險管理已轉向就業市場,認為對減息半厘有利,這亦與鮑威爾曾在央行年會上呼籲,要將注意力轉放在就業市場風險的說法脗合。
*看「半杯水」和「舊電池」*
有人卻認為,蒂米羅斯暗示了美聯儲局更傾向減0.25厘,而非半厘。那便要再看一次美國8月就業市場數據:新增非農就業職位雖低於預期,僅14.2萬,而預期是16.4萬,但要留意的是,這預期的落差還是可被市場接受的。同時,失業率從4.3%降至4.2%,也符合預期,反而滯脹會否才是今次減幅的主要考慮?
此外,蒂米羅斯關於減息半厘的另一消息來源,相信是美聯儲局前副主席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他又可信嗎?克拉里達現任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全球經濟顧問,對於這類表面上不在其位的「過氣電池」,他們的意見有多接近「局」內人士,真是見仁見智,但最少他還可代表投資界其中一個意見。另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費羅利(Michael Feroli)也認為,美聯儲局應減息0.5厘,以平衡風險。
*看減1/4厘 大有人在*
不過,市場認為美儲局減息四分一厘的「大佬」仍大有人在,以下是其中5位:
(一)瑞銀(UBS)行政總裁安思傑(Sergio Ermotti):市場對美儲局本月將會大幅減息的預期,似乎有點過頭。
(二)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最可能的情況是減息0.25厘。
(三)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美聯儲局減息0.25厘較合理。
(四)安聯投資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總監Michael Krautzberger:我們預計美聯儲局將減息0.25厘。
(五)嘉信理財(香港)理財顧問林長傑:我們預計利率將下調0.25厘。
當然,以上各人都一定戴上「頭盔」,例如指由於美聯儲局部分官員有提前減息的評論,故不能排除減息半厘的可能性。即使美聯儲局今次真的減息0.25厘,如就業市場進一步惡化,美聯儲局其後便有可能大幅減息……但總的來說,他們都傾向認為,會減息0.25厘。
*全職兼職 內藏玄機*
談及就業市場,雖然美國8月份的就業報告顯示,市場正在降溫,整體數據看起來也不錯,但基本數據同時顯示,就業市場需求正在放緩,投資者應要關注。
美國就業職位其實一直大幅放緩,特別是在製造業、零售業和服務業的全職職位。全職就業職位是一個比總就業職位(包括兼職在內)更好的經濟指標。美國是一個以消費為基礎的經濟體。如果消費者不先生產一些商品或服務,就無法消費。簡言之,就是要工作掙錢,才可維持生計,有錢消費。
美國人更需要全職工作,才可維持可持續的消費。因全職的工作才會讓人獲得更高的薪金、福利及醫保來餬口、養家,而兼職的工作卻不是。從歷史上看,當全職就業人數下降時,經濟衰退往往便隨之而來。
如果全職就業推動經濟增長,那麼全職就業便需要更強勁的勢頭,但自2023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失去了100萬個全職職位,而增加了150萬個兼職職位,似乎倒增了50萬個職位,但兼職工作實在難以反映,美國經濟是否真的強勁。
既然今次減息幾多是「五五波」,美聯儲局可能至今還準備擲毫決定!但投資者除要關注減息幾多之外,還要為美國就業放緩對股價的影響,做好準備。因市場可能已開始反映美國內就業疲弱,除零售和旅遊等受消費者支出影響較大的產業會出現較大跌幅之外,消費者對科技產品及服務的需求也將下降,這或會導致相關企業,例如今時走勢仍不錯的「科技七雄」,它們的盈利和股價應聲下跌。《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缸邊隨筆 - 石鏡泉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