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在農曆新年假期前突然爆紅,支持恒生指數在大除夕以20000點以上收市,以農曆新年假後恒指回試19764點計算,恒指在其後的九個交易日(至2月13日)由低位最多反彈至22525水平,上升2761點,升幅14%,平均每日成交2500億元。這個表現,相較去年9月24日內地
發布政策組合拳的升幅較溫和,成交亦保持平穩增長。Deepseek料成為這一輪帶動港股的主題,資金對港股的持貨力也較具耐性。
其實恒指於去年9月23日,政策組合拳公布前一天,即低位18247,其後同樣在九個交易上升至最高23241點,升幅近5000點,升幅達27.3%,成交亦由2000多億快速上升至最多6000多億,不過,其後七個交易日恒指急回3264點,令部分投資者對今次港股的升勢亦普存懷疑態度,筆者認為今次DeepSeek帶出的兩大訊息,一是研發AI大模型並不需要ChatGPT等的天價成本,另一是對芯片的要求亦非如美國科技龍頭所言的超水平。當然,DeepSeek與美國ChatGPT等的大模型在質量或有差異,但市場衡量的是成本與效益的是否成比例問題,DeepSeek以低於ChatGPT的94%成本,並得到市場廣泛使用,反映在效益上絕對是市場接受的範圍,而未來只要不斷增加用家,令DeepSeek大模型有更多數據及改善其功效。
另一方面,由於開發成本低,價格上也可吸引更多用家使用,加快內地AI大模型落地及使用,目前已即時帶動不少雲公司、手機及企業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便加快產品提升、企業管理及成本控制等。當然,部分企業在接DeepSeek、阿里通義千問等大模型之後,個別公司內部系統是否配合產生,實際效果仍是疑問,但對大內地雲企業、AI大模型應用及數據中心需求及發展潛力是一大推動。
近期AI相關股份包括阿里巴(09988)芯及軟件板塊、雲業務相關的中資電訊股,以及在產品應用上的手機、自動駕駛系統等累積不少升幅,但不少歐美資金(尤其是美國長線基金根本受限制不能參與買賣中資股份),但對沖基金及美國以外的資金料已逐步參與,下一輪AI板塊的投資料擴大至遊戲、醫療、旅遊等,中線而言則要觀察企業在運用AI後,在業績上的真正成效。《資深財經分析師 熊麗萍》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缸邊麗評 - 熊麗萍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