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業務成盈利催化劑
小米汽車業務成盈利催化劑

小米通過「人車家全生態」的戰略推動各業務協同發展。(資料圖片)
小米集團(1810)主要業務專注於智能手機、物聯網(IoT)和智能家居等領域,並通過「人車家全生態」的戰略推動各業務協同發展。集團以智能手機的高端化為中心,推出的各類
智能產品均能連接手機的應用程式,並透過手機程式進行控制,因此成功搶佔了各個市場領域的份額。其中,IoT業務因國家補貼和新零售擴展而快速增長,而智能電動汽車業務不斷提升,交付目標上調至35萬輛,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在短期內,智能手機業務的高端化不斷推進,推出的15 Ultra銷量增長超過80%。同時,IoT業務因國家補貼和新零售門店的擴展,實現了51.7%的收入增長。至於中期來看,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持續交付及新型SUV YU7的推出,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顯著改善,交付目標上調至35萬輛。此外,隨著AI技術的深入整合和研發投入的加大,小米在硬體生態、智能家居及AI應用等領域的潛力將得到充分釋放,預計未來幾年將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生態企業。
集團在2024年的全年業績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總收入達到4,9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8%。智能手機業務繼續引領增長,出貨量達到1.8億部,平均售價上升至1,202元人民幣,顯示出高端市場的佔有率提升。物聯網業務也表現亮眼,收入同比增長51.7%,主要得益於智能家居產品的銷售增長及新零售渠道的拓展。經調整淨利潤達到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30%。毛利率保持在20.9%左右,顯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另外,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調整後淨利潤達到83億元人民幣,顯示出穩健的增長潛力和市場競爭力。
市場預期小米集團2025年的全年收入為4,810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31.4%;至於每股盈利則仍有36%的上升空間,預計達到1.46元人民幣。以現價計算,相當於34倍的2025年預測市盈率。市場預期集團的普通股淨利率和資產回報率均為6.5%,明顯高於同行的水平,因此市場願意給予小米集團較高的估值。
集團本周完成了一次「先舊後新」的配股活動,共籌資426億元,今次配售股份的反應非常熱烈,並獲得數倍的超額認購,其中更包括多位純多頭投資者及主權財富基金。因此,即使完成了配售股份,股價仍未失守配售價53.25元。相信短期內股價未必會有強勁的升幅,但只要能成功消化壓力,股價仍有回升的空間。隨著業績公佈後,部分券商已上調了小米集團的目標價,根據近期上調目標價的券商,新目標價大致在59.52元至80元之間。投資者可以在54元以上買入,目標上望60元;至於若股價失守3月11日的低位50.7元,則應考慮止蝕。
投資專欄 - 彭偉新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