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胡想】打Fintech旗號新圈錢模式 (胡孟青)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大家在投資市場聽得多,早在2013年已出現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又是甚麼?答案就是從IPO概念引申出來的數字貨幣、又被稱為代幣(Token)融資
活動。ICO的操作方式與眾籌相類似,共通點是透過承諾給予投資者開發出來的數位加密代幣或其他回報,擁有目標投資項目的一方,可以從投資者手中募集到比特幣(Bitcoin),及較比特幣交易確認更快速的以太幣(Ethereum)、瑞波幣(Ripple Credit或XRP)、萊特幣(LiteCoin)等。
新型融資模式如IPO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內地去年有見眾籌平台頻頻出現倒閉之時,對增長井噴之眾籌加強監管,防止亂集資的同時,更積極整頓網貸P2P平台,防範金融風險。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眼見自內地落水閘防控資金外流以來,擁有匿名特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持續爆升,配合A股市場新經濟企業IPO融資困難,以一種分散式帳簿技術突破信任關卡的區域鏈項目,直接向銀行貸款向來屬高難度動作,融資需求旺盛,加上低息環境下,氾濫的遊資蜂擁找出路追回報,遂事隔短短不足一年,聰明而且勇敢的中國人,即成功構思出一個結合虛擬貨幣與眾籌、類近企業上市IPO集資、看似完美的顛覆性新型融資模式:ICO。
由於以ICO模式募集的資金都是虛擬貨幣,投資回報來自項目方按比例發放給投資者的代幣作為分紅,亦有以項目股份權益作為紅利,代幣價值與投資收益視乎項目發展情況變化,即是說,若項目發展不起來,ICO參與者有可能血本無歸,即使有代幣,也有可能因為代幣價格下跌而損手。參與者亦可透過二級市場交易脫手,回報多寡視乎升值多少,惟未必所有ICO項目結束後都能在平台上獲支援,即使帳面仍有資產,也只能通過場外交易套現,或可能根本無法套現。
幣質良莠不齊欠監管
項目品質良莠不齊,資金安全欠監管,是ICO市場的最大風險,是以美國證監會與內地相關部門已開始著手正視與採取行動規管,尤其市場上有不少網紅吹噓如何一夜發達的神話故事,監管機構擔心有市場莊家運用操控股票市場的手法坑大媽入局接盤,至此,再一次證明,中國人真是要管的,因為中國真的地大「勿博」。
作者:胡孟青
獨立財經評論員,人稱青姐。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載,先後於證券行、銀行等機構任職,近年自立門戶,以獨立身份論股市談投資,以觀點獨到、作風辛辣見稱。她對弱小散戶苦口婆心,對無良大戶卻口誅筆伐,亦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
胡思胡想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