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19年5月24日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19年5月24日


談伸鏹﹕特朗普終說出心底話 任內絕不讓中國超越美國

【專訊】在中美討論中,我一直保持冷靜,客觀分析局勢。但我畢竟住在香港,當然希望中國好,所以經常「偏幫」中國,大膽建議減稅、私有化國有資產等較為開放的宏觀經濟政策。雖然等了一段頗長時間,但喜見今年政府終於有所行動。

已盡量避免意識

型態的討論,但無法完全避開。我非常清楚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長期憂慮,所以早在兩年多前,即已把「修昔底德陷阱」 這新名詞帶到香港和內地(加上俄國又回到三國),更提醒大家,特朗普的偶像,就是1980年代的前總統列根。

我的美國朋友之中,不少是特朗普的多年老友(亦有敵人)。我亦曾介紹特朗普身邊多位重要官員和顧問,不少是我見過面的,包括納瓦羅(Peter Navarro)、羅斯(Wilbur Ross)、趙小蘭、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庫什納(Jared Kushner)、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等。其他的雖然沒有接觸過,但亦曾花過不少時間去了解他們的觀點和重要性。

班農觀點成兩黨主流 特朗普似言聽計從
最針對中國的其中兩位,無疑是納瓦羅和班農(Steve Bannon)。他們的觀點同出一轍,不止不滿中國的所謂「不公平」貿易政策,他們更關注中國的舉國式工業政策,尤其對軍事力量的影響。Navarro職別較低,多年來的注意力亦只集中在中國問題。班農的影響力大很多,包括白宮內外,甚至全球,所以亦更危險。 現在他的觀點,已幾成美國兩黨主流。

班農是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宮的最重要推手,精準利用當時正開始崛起的右翼民粹力量,成功爭取佔美國約半的Deplorables選票。Deplorables一詞出於希拉里的失言,用來形容她認為無可救藥的特朗普支持者,被扭曲為泛指中下階層人士。從此班農就聰明地反把Deplorables一詞經常掛在口邊,以此作為特朗普支持者驕傲的圖騰。

班農雖然早已離開白宮,但明顯仍有極大影響力。早前他從歐洲回到美國,即不停接受不同媒體訪問,致力宣揚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他認為中美貿易談判已拖延太久,所以呼籲先提升關稅至25%,才再談下去。結果特朗普似乎言聽計從,馬上採取行動。近日他更十分支持全方位打壓華為,認為比貿易談判重要十倍。從美國角度來說,他可能是對的。

他的下一招也很毒辣,指控華爾街為中國的IR部門,必須馬上停止協助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集資,亦要求美國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停止在中國投資。他更要求美國證監會(SEC)調查MSCI和其他指數公司,是否協助中國訛騙美國投資者。以他近日的track record,絕不可漠視他的「狂言」。

班農是個ideologue(空想家),熟讀歷史洪流變化、美國與世界局勢轉移、和意識型態鬥爭。他經常提到「修昔底德陷阱」,但討厭這名詞,因為它把美國比喻為一個declining power,正在走向衰落的夕陽霸主。他更加否認中國是一個註定國運復興的霸權挑戰者,在他眼中,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極端嚴重,經濟不斷下滑,近年政策變得極端,蓄意挑戰美國霸權。但美國是個年輕國家,仍有大把發展空間,在特朗普領導下,必定勝出。他形容特朗普正面臨「列根」時刻,如何應付中國的挑戰,將成為他的defining legacy(標誌性政績)。

他這做法非常聰明和有效迫特朗普表態。特朗普雖確頗崇拜列根,但到底出身商界,所以他本來只極希望跟中國達成一個全新,他認為更公平、更平衡的貿易協議。但在更重要,美國應否(和能否)阻擋中國全面崛起的問題上,特朗普一向取態較模糊(亦非壞事)。所以在過去兩個月,我曾把特朗普形容為「紙老虎」,就是因為他似乎尚未定下一個戰略目的,是否不願接受中國總GDP在可見將來,超越美國。

但在近日的一次Fox電視訪問中,他終於較清楚說明他的戰略目的,真的是不會容許on his watch(他任內),讓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國家,更擔保將保持極大距離。其實他這說法也並非太極端,最少並沒有說立誓永遠不讓中國超越。一來他當然對自己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堅決相信美國經濟前所未有的好,GDP增長將可維持在3%以上。二來他相反認為中國經濟不濟,將繼續放緩。他的說法是他上任以來,美國財富增加了10萬億美元,中國則減少了10萬億美元。

即使特朗普成功連任,最多亦只有六年半。即使按照頗樂觀的兩方GDP增長、通脹和滙率假設,中國最少也需要約7至10年時間才可追到美國(16萬億對比21萬億美元),特朗普的目的不算過份。

貿易戰兩敗俱傷 拖延太久會失票
但如果中國經濟真的繼續放緩,人民幣又貶值,但美國經濟反而加速,那麼中國追上來的所需時間當然更長,甚至永遠追不到(人口結構問題)。情況有點像載人太空船重返地球,軌道必須非常精準,才可安全著陸。如軌道太陡,太空船過熱焚毀,軌道太淺,太空船被大氣層反彈出外太空。

既然特朗普終說出了這個任內不容許中國超越的「戰略目的」,那麼下一個問題必是需用甚麼手段,才能達到目的? 我一早就知道貿易戰是一個效果不大的策略,必定兩敗俱傷,且牽連到美國消費者,即是說即使短期內贏得喝采,拖延太久亦可失票。

更有效的策略正是近日升溫的科技戰,尤其美國嚴控半導體技術和晶片出口到中國的這一招。我在過去兩年已多次反覆警告半導體乃中國科技鏈中的最弱一環。去年馬化騰曾作比喻,在沒有自己基礎半導體技術的情況下去發展上層的高科技應用(支付和AI等等),有如在沙灘上建摩天大廈。這說法有點道理,但也有點太過defensive(自我保護)。半導體和智能手機等最高端電子產品,也正是全球一體化下的最重要結晶品,亦逐漸成為去全球一體化新趨勢下的犧牲品。一粒晶片的設計和製造,包含數百個以上步驟,技術、生產設備和零部件來自全球各地,幾乎無可避免最少涉及美國、台灣、韓國,或者日本、中國和歐盟的參與。所以假如台灣對美國採取同樣制裁(當然不可能),美國的日子也定必很難過。

中國欲在半導體自給自足 必招致戒心
要在所有被認為重要的未來技術,如5G、AI和量子計算等範疇都領先,已極不容易,亦招來美國的不安全感。如再加上意圖在半導體層面也變為自給自足,必導致美國以至全球對中國的戒心。某程度上,美國之所以這麼好戰,也正因為它在食物、能源,和很多主要科技上都是基本上自給自足。互有倚賴,經貿易互補不足,才是維繫和平的最有效方法。

受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的中國企業名單陸續增加,海康、大華和其他監控系統龍頭都被納入。AI方面的龍頭如商湯和曠視也榜上有名。連全球航拍一哥DJI,據聞亦受到美國銷售限制。有人形容中國先建立「防火牆」,阻止外商產品、服務和資訊進入中國,現在美國就在外邊建立一堵防止技術進入中國的另一圍牆。

各國互相倚賴 最有效維繫和平方法
雖說美國稍為放寬和延遲執行某些針對華為的限制90日,暫時Google仍容許使用Android,但情況仍然非常緊張和混亂。愈來愈多全球企業宣布停止供應產品和服務給華為,包括ARM和Panasonic等,多家電訊商亦宣布停售華為手機。

即使華為真的能發展自家OS(技術不難,問題是有沒有人接受),真的囤積足夠零件,真的可以繼續設計晶片(有懷疑,設計需要EDA、CPU需要ARM版權),但高端代工製造仍離不開台積電。幸而暫時台積電仍願意替華為服務。經過這件事,就知道人情冷暖,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的確沒有幾個真正朋友!

回到貿易談判,我仍有兩個疑問,和一個建議。近日美國把科技戰急速升級,這到底是否貿易談判的一種手段,還是完全獨立的另一戰線?我相信兩樣都是。即使沒有貿易談判,科技戰也必然會打的,但談判決裂,明顯成為了科技戰加速的催化劑。那麼如果能夠達成協議,美國會否願意完全放過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呢?這個答案很清楚,絕對不會,即使美國不完全切斷華為供應鏈,但肯定仍將嚴控出貨量和時間,確保美國保持領先。

即使達成協議 美國仍不會放過華為
另一個疑問,中方沒有否認有改變協議的最後文本,似乎導致決裂的並非原剩下來未同意的10%,而是推翻原來已有初步共識的90%。 在簽約前,雙方都當然有權改變主意,但有甚麼特別原因?有沒有盤算清楚後果呢?是否因為覺得協議真的太不公平,還是認為自己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從近日的相對金融市場表現(經濟數據遲點才出來),事實是中方肯定處於下方。美國不停增加技術制裁,但中方非常「克制」,沒有甚麼回應。一個小小忠告,稀土只是名字有個「稀」字,但其實並非十分稀有。在LA去Vegas途中,必經過一個地方Mountain Pass,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鈾和多種稀土礦,但從1949年被發現後,已經多次停產、破產和重組,都是因為礦產價格狂跌。

所以如果美方制裁不斷升級,但又無有效的反制方法,那麼拖延談判未必有好處。讓我再用Ultimatum Game的框架來作分析,再重覆理論和實驗結果一次。理論上,Nash Equilibrium是回應方應接受任何不公平,遠低於50:50的分帳建議,但現實中,大部分人有本能正義感,不會接受太低的建議,約3:1為臨界點。

中方當然不願接受,特朗普自己也說明,不可能是50:50的協議。中方希望情況較接近雙方都有議價能力的Reverse Ultimatum Game,和擁有終止談判的撒手鐧,幫助爭取較公平協議。現實世界當然遠比理論遊戲複雜很多,但如萬一美中情況較接近原來版本,再加上另一實驗結果發現--原來拖延時間對回應方反而不利,因為冷靜下來就明白接受協議是最合邏輯的。

我的建議是中方應歡迎美方代表團盡快再到北京,在G20大阪峰會前重啟談判。亦希望雙方務實一點,盡快達到協議。即使只是個停火協議,總比一直打到2035年好。雙方亦應謹記,繼續打下去必兩敗俱傷。Data is the New Oil,「新石油」也可隨時導致擦槍走火!

(中環資產持有Google及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專訊】在中美討論中,我一直保持冷靜,客觀分析局勢。但我畢竟住在香港,當然希望中國好,所以經常「偏幫」中國,大膽建議減稅、私有化國有資產等較為開放的宏觀經濟政策。雖然等了一段頗長時間,但喜見今年政府終於有所行動。

已盡量避免意識型態的討論,但無法完全避開。我非常清楚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長期憂慮,所以早在兩年多前,即已把「修昔底德陷阱」 這新名詞帶到香港和內地(加上俄國又回到三國),更提醒大家,特朗普的偶像,就是1980年代的前總統列根。

我的美國朋友之中,不少是特朗普的多年老友(亦有敵人)。我亦曾介紹特朗普身邊多位重要官員和顧問,不少是我見過面的,包括納瓦羅(Peter Navarro)、羅斯(Wilbur Ross)、趙小蘭、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庫什納(Jared Kushner)、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等。其他的雖然沒有接觸過,但亦曾花過不少時間去了解他們的觀點和重要性。

班農觀點成兩黨主流 特朗普似言聽計從
最針對中國的其中兩位,無疑是納瓦羅和班農(Steve Bannon)。他們的觀點同出一轍,不止不滿中國的所謂「不公平」貿易政策,他們更關注中國的舉國式工業政策,尤其對軍事力量的影響。Navarro職別較低,多年來的注意力亦只集中在中國問題。班農的影響力大很多,包括白宮內外,甚至全球,所以亦更危險。 現在他的觀點,已幾成美國兩黨主流。

班農是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宮的最重要推手,精準利用當時正開始崛起的右翼民粹力量,成功爭取佔美國約半的Deplorables選票。Deplorables一詞出於希拉里的失言,用來形容她認為無可救藥的特朗普支持者,被扭曲為泛指中下階層人士。從此班農就聰明地反把Deplorables一詞經常掛在口邊,以此作為特朗普支持者驕傲的圖騰。

班農雖然早已離開白宮,但明顯仍有極大影響力。早前他從歐洲回到美國,即不停接受不同媒體訪問,致力宣揚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他認為中美貿易談判已拖延太久,所以呼籲先提升關稅至25%,才再談下去。結果特朗普似乎言聽計從,馬上採取行動。近日他更十分支持全方位打壓華為,認為比貿易談判重要十倍。從美國角度來說,他可能是對的。

他的下一招也很毒辣,指控華爾街為中國的IR部門,必須馬上停止協助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集資,亦要求美國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停止在中國投資。他更要求美國證監會(SEC)調查MSCI和其他指數公司,是否協助中國訛騙美國投資者。以他近日的track record,絕不可漠視他的「狂言」。

班農是個ideologue(空想家),熟讀歷史洪流變化、美國與世界局勢轉移、和意識型態鬥爭。他經常提到「修昔底德陷阱」,但討厭這名詞,因為它把美國比喻為一個declining power,正在走向衰落的夕陽霸主。他更加否認中國是一個註定國運復興的霸權挑戰者,在他眼中,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極端嚴重,經濟不斷下滑,近年政策變得極端,蓄意挑戰美國霸權。但美國是個年輕國家,仍有大把發展空間,在特朗普領導下,必定勝出。他形容特朗普正面臨「列根」時刻,如何應付中國的挑戰,將成為他的defining legacy(標誌性政績)。

他這做法非常聰明和有效迫特朗普表態。特朗普雖確頗崇拜列根,但到底出身商界,所以他本來只極希望跟中國達成一個全新,他認為更公平、更平衡的貿易協議。但在更重要,美國應否(和能否)阻擋中國全面崛起的問題上,特朗普一向取態較模糊(亦非壞事)。所以在過去兩個月,我曾把特朗普形容為「紙老虎」,就是因為他似乎尚未定下一個戰略目的,是否不願接受中國總GDP在可見將來,超越美國。

但在近日的一次Fox電視訪問中,他終於較清楚說明他的戰略目的,真的是不會容許on his watch(他任內),讓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國家,更擔保將保持極大距離。其實他這說法也並非太極端,最少並沒有說立誓永遠不讓中國超越。一來他當然對自己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堅決相信美國經濟前所未有的好,GDP增長將可維持在3%以上。二來他相反認為中國經濟不濟,將繼續放緩。他的說法是他上任以來,美國財富增加了10萬億美元,中國則減少了10萬億美元。

即使特朗普成功連任,最多亦只有六年半。即使按照頗樂觀的兩方GDP增長、通脹和滙率假設,中國最少也需要約7至10年時間才可追到美國(16萬億對比21萬億美元),特朗普的目的不算過份。

貿易戰兩敗俱傷 拖延太久會失票
但如果中國經濟真的繼續放緩,人民幣又貶值,但美國經濟反而加速,那麼中國追上來的所需時間當然更長,甚至永遠追不到(人口結構問題)。情況有點像載人太空船重返地球,軌道必須非常精準,才可安全著陸。如軌道太陡,太空船過熱焚毀,軌道太淺,太空船被大氣層反彈出外太空。

既然特朗普終說出了這個任內不容許中國超越的「戰略目的」,那麼下一個問題必是需用甚麼手段,才能達到目的? 我一早就知道貿易戰是一個效果不大的策略,必定兩敗俱傷,且牽連到美國消費者,即是說即使短期內贏得喝采,拖延太久亦可失票。

更有效的策略正是近日升溫的科技戰,尤其美國嚴控半導體技術和晶片出口到中國的這一招。我在過去兩年已多次反覆警告半導體乃中國科技鏈中的最弱一環。去年馬化騰曾作比喻,在沒有自己基礎半導體技術的情況下去發展上層的高科技應用(支付和AI等等),有如在沙灘上建摩天大廈。這說法有點道理,但也有點太過defensive(自我保護)。半導體和智能手機等最高端電子產品,也正是全球一體化下的最重要結晶品,亦逐漸成為去全球一體化新趨勢下的犧牲品。一粒晶片的設計和製造,包含數百個以上步驟,技術、生產設備和零部件來自全球各地,幾乎無可避免最少涉及美國、台灣、韓國,或者日本、中國和歐盟的參與。所以假如台灣對美國採取同樣制裁(當然不可能),美國的日子也定必很難過。

中國欲在半導體自給自足 必招致戒心
要在所有被認為重要的未來技術,如5G、AI和量子計算等範疇都領先,已極不容易,亦招來美國的不安全感。如再加上意圖在半導體層面也變為自給自足,必導致美國以至全球對中國的戒心。某程度上,美國之所以這麼好戰,也正因為它在食物、能源,和很多主要科技上都是基本上自給自足。互有倚賴,經貿易互補不足,才是維繫和平的最有效方法。

受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的中國企業名單陸續增加,海康、大華和其他監控系統龍頭都被納入。AI方面的龍頭如商湯和曠視也榜上有名。連全球航拍一哥DJI,據聞亦受到美國銷售限制。有人形容中國先建立「防火牆」,阻止外商產品、服務和資訊進入中國,現在美國就在外邊建立一堵防止技術進入中國的另一圍牆。

各國互相倚賴 最有效維繫和平方法
雖說美國稍為放寬和延遲執行某些針對華為的限制90日,暫時Google仍容許使用Android,但情況仍然非常緊張和混亂。愈來愈多全球企業宣布停止供應產品和服務給華為,包括ARM和Panasonic等,多家電訊商亦宣布停售華為手機。

即使華為真的能發展自家OS(技術不難,問題是有沒有人接受),真的囤積足夠零件,真的可以繼續設計晶片(有懷疑,設計需要EDA、CPU需要ARM版權),但高端代工製造仍離不開台積電。幸而暫時台積電仍願意替華為服務。經過這件事,就知道人情冷暖,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的確沒有幾個真正朋友!

回到貿易談判,我仍有兩個疑問,和一個建議。近日美國把科技戰急速升級,這到底是否貿易談判的一種手段,還是完全獨立的另一戰線?我相信兩樣都是。即使沒有貿易談判,科技戰也必然會打的,但談判決裂,明顯成為了科技戰加速的催化劑。那麼如果能夠達成協議,美國會否願意完全放過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呢?這個答案很清楚,絕對不會,即使美國不完全切斷華為供應鏈,但肯定仍將嚴控出貨量和時間,確保美國保持領先。

即使達成協議 美國仍不會放過華為
另一個疑問,中方沒有否認有改變協議的最後文本,似乎導致決裂的並非原剩下來未同意的10%,而是推翻原來已有初步共識的90%。 在簽約前,雙方都當然有權改變主意,但有甚麼特別原因?有沒有盤算清楚後果呢?是否因為覺得協議真的太不公平,還是認為自己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從近日的相對金融市場表現(經濟數據遲點才出來),事實是中方肯定處於下方。美國不停增加技術制裁,但中方非常「克制」,沒有甚麼回應。一個小小忠告,稀土只是名字有個「稀」字,但其實並非十分稀有。在LA去Vegas途中,必經過一個地方Mountain Pass,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鈾和多種稀土礦,但從1949年被發現後,已經多次停產、破產和重組,都是因為礦產價格狂跌。

所以如果美方制裁不斷升級,但又無有效的反制方法,那麼拖延談判未必有好處。讓我再用Ultimatum Game的框架來作分析,再重覆理論和實驗結果一次。理論上,Nash Equilibrium是回應方應接受任何不公平,遠低於50:50的分帳建議,但現實中,大部分人有本能正義感,不會接受太低的建議,約3:1為臨界點。

中方當然不願接受,特朗普自己也說明,不可能是50:50的協議。中方希望情況較接近雙方都有議價能力的Reverse Ultimatum Game,和擁有終止談判的撒手鐧,幫助爭取較公平協議。現實世界當然遠比理論遊戲複雜很多,但如萬一美中情況較接近原來版本,再加上另一實驗結果發現--原來拖延時間對回應方反而不利,因為冷靜下來就明白接受協議是最合邏輯的。

我的建議是中方應歡迎美方代表團盡快再到北京,在G20大阪峰會前重啟談判。亦希望雙方務實一點,盡快達到協議。即使只是個停火協議,總比一直打到2035年好。雙方亦應謹記,繼續打下去必兩敗俱傷。Data is the New Oil,「新石油」也可隨時導致擦槍走火!

(中環資產持有Google及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