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私樓比例 改變分配解決不了供應不足
公屋私樓比例 改變分配解決不了供應不足
香港在居住面積和潛在供應的增加速度,都遠低於鄰近的大城市。(資料圖片)
繼續昨天引用的,香港討論區尊貴會員9uphero的文章。
他在結論說:「要保持香港社會安穩,其實十分簡單。只要停止興建公屋,把公屋土
地轉為私樓/居屋土地,令私樓供應量大增,再加強樓市辣椒稅,斷絕樓宇炒賣。令香港的樓宇市場正常化!青年人有目標,有動力,對政府信心增加,便不會動亂。而且樓宇價格正常化=租金正常化=商戶經營壓力減少,鼓勵年輕人創業,也有助香港長期經濟發展!」
這想法的問題在於:
第一,公屋和私樓的比例,只是分配問題。把公屋變成居屋和私樓,的確可以令到樓價下跌,這令到未上車的潛在私樓買家得益,卻令到最貧窮的公屋申請戶,以及現有業主受害。
毫無疑問,只要增加供應,現有業主必然是犧牲品,這是必要之惡,暫不去論。然而,除非實行共產主義,把李嘉誠在深水灣的豪宅和所有大過1,000方呎的房子,都拿出來平均分配,否則不可能用分配方法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
客觀的事實是,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積是香港的兩倍,不論現有面積,和潛在供應的增加速度,香港都遠遠低於所有鄰近的大城市。長遠而言,只能用增加供應,去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
第二,樓市辣稅的確有效減少炒賣,但也阻礙到市民升呢換樓。直接點說,辣稅不是正常化,反而是不正常,不過,我不像其他的經濟學家般反對辣稅,只因在非常時期,採用反經濟學的方法,也是迫不得已,但這並不代表這方法是正常的。
這好比我贊成在供應嚴重不足時用配給,例如戰時供應食物和日用品便用配給制,但這並不代表配給是正常。辣稅是有害的,好比食藥是有副作用,正常人是用不著食藥的。
第三,講開私樓和居屋,忽然講到商戶,是離了題。我講過很多次,2003年至今,升幅最大的,不是私樓,而是商業單位,今日寫字樓員工已沒有私人辦公枱,吃飯的空間愈來愈窄,受影響的是所有人。不過,市民的關注力只聚焦在私樓價格,所謂的民間智庫如本土研究社計算的土地需求也只及私樓,不講商業,這是集體智障的表現。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